时值岁末,年味渐浓,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频现。
“送温暖”的初心自然是满溢着为民情怀的,这不仅是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项颇具“技术含量”的暖心工程。如何把温暖送到“实处”,送出“成效”,送得“精准”,实则蕴含着“大智慧”。
首先,“送温暖”的准备工作要做得细致。要着眼于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症下药”,变“送什么收什么”为“需什么送什么”,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改变困境,才算送到“实处”。
其次,“送温暖”的过程中要真心实意,最忌虚情假意。只有带着感情、确实走心,认认真真“拉拉家常”,才能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将温暖送出“成效”。
再则,“送温暖”还要送得“精准”。要知道,“送温暖”的对象往往也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因此,不妨将“送温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除了送些“标配”的慰问金、慰问物资外,还要贴着需要送。要将简单的送钱物,变成有针对性的送政策、送知识、送技术,以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只有切切实实地把困难群众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都提振起来,他们的心才算真正地暖起来、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