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显然,周女士被歧视了。学历低是房子能够补偿的吗?如果是觉得两个人学历差异大,影响以后的精神交流,要么想办法提升对方学历,要么干脆就劝分。如此驴唇不对马嘴要一套房,司马昭之心已露。精神上的鄙视,终究还是来自物质上的欲望。
结婚,终究是两个人的结合,终究是两个心灵的结合,而不是各种社会身份的结合。男方在与周女士开始交往时,不是不知道她的学历,而是知道依然选择了交往。现在,当父母对自己女友的学历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他却站在了父母一边。周女士的烦恼,关键还是在其男友。如果他和父母想的一样,这样的男友和公婆,“休”了也罢。最后还是劝天下有情人一句,你必须是一株木棉和橡树站在一起!如果你接受了他是树而你是草,即使脚下垫了一套房子,也会矮一辈子。——评论员 与 归
2. 房价涨到离谱,也被归咎于“丈母娘的需求”。一些“穷小子”样样都好,就是差钱,结果女方家不同意,有情人没成眷属。所以,给儿女婚事找茬儿的既有女方的父母,也有如本例这种男方的父母,挑刺儿的形式多种多样,受鄙视的有男也有女,最后要么要求用钞票或房子“解决”,要么干脆“棒打鸳鸯”。
结婚必须过父母这关,往积极了说是中国人重视家庭;往消极了说,也是某些儿女不独立(包括心智和经济)。婚姻是大事不假,孝敬父母也很重要。但成年子女不能还让父母来给自己做决定,成年子女与父母终归有各自的界线。成长不单单是指年岁,文化不仅仅是看学历。如果仍没有学会独立选择与担当,倘若名校研究生只研究“我的优越感就是来自高学历”,对这种人,还是有多远离多远。 ——评论员 蒋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