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雁峰区沿江社区“三清三建”切实解决诸多民生问题
~~~雁峰区沿江社区“三清三建”切实解决诸多民生问题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巷旧宅“整容塑形”,环境更好经济更活
雁峰区沿江社区“三清三建”切实解决诸多民生问题
  ■文/图  本报记者  金明达

  干净平坦的沥青路、古色古香的门头、粉刷一新的墙面,改造升级后的福音巷,周围优美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看见家园的变化,沿江社区老居民王细秀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两年福音巷的变化可真不小,不仅路面平坦了,沿街商铺还统一安装了新的门头牌,路上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提升。”12月13日,记者来到雁峰区先锋街道沿江社区福音巷,一览社区升级改造后的新变化。王细秀告诉记者,社区“三清三建”改善了这条老巷的环境,给附近居民和商户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沿江社区2015年由沿江南路社区和中山南路社区合并而成,东临湘江南路,西接中山南路,南到雁城路,北至解放大道,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多的老社区。“以前的福音巷由于长期缺乏维护管理,成了一条陈旧不堪、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尤其是雨天,路面积水,附近居民出行都要一步三望,担心溅一身泥水,散步都嫌不便,更别提有客人上门了!”王细秀回忆说。

  “三清三建”工作开展后,沿江社区启动了对福音巷的提质改造,对该巷的“容貌”进行了“大手术”。在原来破旧的路面上铺设了沥青,对巷内的老旧墙面进行了粉刷装饰,还打造了一条美观精致的文化墙,并为巷子店面更换了统一的门头,巷内环境得到了大改观,原来的“羊肠小道”一下子变得“神清气爽”。难掩喜悦的王细秀和街坊邻居们高兴地说,福音巷终于名副其实了。

  除了福音巷,沿江社区面貌变化最大的,要数中山南路54号居民小区了。该小区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旧小区,存在绿化偏少、路面不平、下水道堵塞等问题,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非常强烈。居民王叔叔告诉记者,小区以前没有物业管理,连大门都没有人看守,经常“门户大开”,导致外来车辆乱停乱放。此外,小区地下管道由于年久老化经常堵塞……

  在居民的翘首期盼下,沿江社区“三清三建”全面提质改造拉开了序幕。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入户了解需求,工程建设人员紧张施工,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小区升级改造任务很快完成。如今,中山南路54号居民小区有了崭新的面貌,小区居民在更加清新亮丽的居住环境中,感受到“三清三建”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沿江社区党总支书记罗玮玮表示,目前,社区正在对湘江南路进行提质改造,预计明年年初完工。

  罗玮玮称,未来,社区将本着“亲民、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树立“同在一片蓝天,共筑美好家园”的理念,以组织为纽带,以建设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共建为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社区蓬勃发展。

  中山南路54号居民小区改造前

  【图说新变化】

  中山南路54号居民小区改造后

  【数说“三清三建”升级版】

  ★路面铺设沥青16000平方米,人行道板砖铺设1000平方米,更换路缘石400米,外墙粉刷36000平方米。

  ★疏通下水道4000米,打造小区景观院落3处,安装体育健身设施3处32套,建绿10处,植树12株。

  ★安装充电桩2个,新建排污井和沉沙井100个,更换社区报废井沟盖板300个,更换社区外墙排水管600米,清理堆积物37车。

  ★改造社区门头2600平方米,打造立体文化墙300平方米,仿古青瓦墙改造300米,清除牛皮癣12000多处。

  【社区新期待】

  2018年7月上旬,沿江社区遵循“三江六岸”统一风格,着手对湘江南路提质改造。改造范围包括湘江南路全长0.9公里,涉及18栋建筑物。8月上旬正式对湘江南路进行外墙粉刷、门头改造、马头墙制作、屋顶防水等工作,目前总工程量已完成百分之七十,预计明年年初完工。此外,沿江社区还将利用“创文”契机,大力整治辖区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楼道院落的乱堆乱占、乱扯乱挂、乱摆摊点等现象;着力改善农贸市场、重点地段、校园周边环境,强化夜市摊点管理,规范交通秩序,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认真做好小区绿化设计、小区道路改建、墙面粉刷设计和施工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三清三建”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没有改建的居民院落改建好,将已经改建的小区进一步提质升级,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整洁、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居民新感受】

  王细秀:以前中山南路54号居民小区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后来社区利用“三清三建”的契机,不但硬化了小区的路面,粉刷了部分墙面,还改造了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如今小区的面貌一新,成为了宜居家园。

  杨兰香:我觉得社区的文化墙做得特别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创建,让人耳目一新。另外,社区板报每天更新,内容很丰富,方便大家学习知识,倡导文明风尚。

  彭俊华:我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展,社区居民素质大为提高,乱丢乱扔的现象明显减少,很多居民都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这一光荣集体,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非常高,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谢娅萍:我是沿江社区的一名商户。之前门店的道路破破烂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根本没人愿意来。现在社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路面全都铺上了沥青,门头也换成了“同款”,客流明显增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老巷旧宅“整容塑形”,环境更好经济更活
易赖街马路市场 将成为历史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老巷旧宅“整容塑形”,环境更好经济更活 2018-12-17 2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