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写在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走进衡阳之际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农业强市
——写在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走进衡阳之际
  衡岳为屏,三江汇聚;春华秋实,岁月鎏金。在举国共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美丽富饶的衡州大地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也迎来了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的举行。

  近年来,我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市的奋斗目标,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的重点工程,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畜禽、油料、林木、蔬菜、茶叶为主的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以中药材、特色水果、特种水产、休闲农业为主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黄花菜、黄贡椒、湘黄鸡、油茶、茶叶“三黄两茶”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衡阳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发展新路。

  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我市以“一村一品”工程为抓手,打造保障脱贫实效、高效、长效的产业扶贫机制,基本实现了产业帮扶全覆盖,全市已有6.03万户20.77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7.11%降至1.95%,214个省级贫困村出列,祁东县成功摘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本报从全市“一村一品”工程中挑选出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的经验做法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

  种下“摇钱树”,探出致富路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夏建军

  图/通讯员 唐志军

  金秋时节,群山环抱的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沃柑基地,一株株向阳而生的沃柑树长势良好。村民老李正在为果树修剪枝桠 ,以便果树能够更好地生长。

  “这些果树都是几年来陆续种下的,今年已投产500多亩,产值达2000万元。”看着长势喜人的果树,老李欣慰的同时也讲述起龙凤村以前的场景:“我们村是永和乡唯一的贫困村,因山多地少产出低,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如何让外出的村民能在家门口致富……这些成为龙凤村村支两委最焦虑的问题。经过多次外出实地考察和深思熟虑,龙凤村决定发挥山地优势和村民种植果木的优良传统,引种高端水果——沃柑。

  2015年,该村引进成立衡山县龙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沃柑育苗、种植、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和销售,打造衡山龙凤沃柑特色产业园。自2016年以来至今,公司获得各部门项目资金共计85万余元,完成了基地大棚的搭建、水渠的修建、基础设施的完善,全面实现种植方式现代化、标准化。

  目前,全村种植沃柑1129亩,猕猴桃100亩,红脆桃120亩。预计到2020年,沃柑、猕猴桃、红脆桃可全部投产,产值可达7600万元,其中沃柑产值可达6700万元。水果产业特别是沃柑产业已成为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沃柑种植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加入,沃柑树已真正成为了龙凤村产业脱贫的“摇钱树”。

  据悉,全村有贫困户52户,全部通过直接帮扶和委托帮扶混合推进的模式,参与到以龙凤农业公司为引领的产业扶贫。公司不仅向全村贫困户提供沃柑种苗1万株,还通过扶贫资金入股,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委托帮扶贫困户188人,每年按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不低于8%向贫困户分红。此外,公司还长期吸纳7户贫困户就业,人平年劳动报酬2.6万元。通过产业扶贫,目前全村有37户148人已脱贫。

  作为永和乡 “一村一品”特色龙头农业产业,小小的龙凤沃柑除了对接龙凤村,还通过“公司+基地”或“公司+农户”方式,辐射带动了萱洲镇、岭坡乡的5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

  金甲翠梨——富了村子甜了百姓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图/本报记者 彭 斌 罗 盟

  “这里不仅可以赏花、摘果,还有非遗大戏、农民舞台,好多学生来这研学嘞!”近日,在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金甲梨园,一位游客高兴地说。当地不少村民义务当起讲解员,向游客们介绍当地农旅资源、风土人情。

  堰头村位于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特色小镇——茶山坳镇,处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总体气候温和,交通、水电等发展条件充分,农户勤劳朴实、种植经验丰富,十分适合金甲翠梨规模化发展。

  振兴乡村产业,必须打造拳头品牌。2012年,该村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衡阳力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金甲翠梨,先后注册了金甲吉、金甲七宝、绿赋等公共品牌商标,今年10月,金甲翠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在坚定的发展壮大金甲翠梨产业的同时,堰头村还非常注重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积极在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下功夫。近年来,该村先后与浙江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等科研单位及高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聘请相关专家学者作为技术顾问,为金甲翠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后盾。为提高技能、强化培训,该村还以村委办公室阵地,聘请专家现场培训,积极组织广大村民学习种植技术知识。

  同时,该村还和智慧农贸、香江百货、京东商城等大型的农贸市场、商超、购物网站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步实现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销售。目前,该村金甲翠梨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参与农户135户,年产量达600万斤,产值达6000万元。

  发展种植产业的同时,该村还将旅游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自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梨花节”,发展民宿、体验、采摘、垂钓、赏花等旅游休闲项目,目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已形成口碑,并发展成了成熟的乡村旅游景点路线,为该村金甲翠梨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堰头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该村将扩大种植面积达3000亩,开发金甲翠梨深加工产品和乡村休闲旅游新产品,产业链条拉长,经济增长点多,预计整个产值上亿元,农民年平均收入突破2万元。 

  硕果累累的沃柑树

  龙凤沃柑基地

  工作人员正在给金甲翠梨打包、装篮

  千树万树梨花开,引来游人如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农业强市
衡阳晚报版面八九A08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农业强市 2018-11-29 2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