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舆论贴心关注基层干部是民之幸国之福!
  林新华

  这段时间,一些基层干部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激起他们内心涟漪的,是11月中旬两则火爆新闻引发的舆情。

  第一则新闻是安徽省全椒县一个通报引起的。县农村公路局副局长张伟下班后因洗澡未及时接听省脱贫攻坚巡查组的电话,被县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引起大家为其鸣冤叫屈。全椒县委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责成县纪委对该问题进行全面复查。根据复查情况,该县县委认为,原处分决定定性不准确,处理不恰当。县纪委常委会随后研究决定,撤销对张伟同志的党纪处分。

  接着引爆舆情的是云南省楚雄州一个公示。楚雄州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网友发现拟提名为大姚县政协副主席候选人的李忠凯出生于1980年8月,但公示的照片显示:他头发花白,面容苍老。有网友认为李忠凯照片和年龄存在较大反差,质疑其年龄真实性。当得知李忠凯早生华发是因身处艰苦乡镇工作劳累所致时,舆情反转:大家随后开始对这个“80后”白头干部的礼赞。

  我们稍稍留意就不难发现,张伟和李忠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政权组织中的基层干部。

  不管是为张伟仅仅因为晚上洗澡时,未及时接巡查组的电话,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之事而鸣冤叫屈;还是为李忠凯身处偏远贫困乡,因条件艰苦、工作劳累致早生华发之事而体贴感动。舆论从最初的抱不平、质疑,最后都聚焦到对基层干部的贴心关注上。

  这份关注让笔者看到了——

  大家对身处艰苦条件中的基层干部的关怀,对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感动,对基层干部实在业绩的认可,对基层干部处境改善的期盼。

  这份关注让笔者也看到了——

  基层干部良好的作风、辛勤的付出,融洽了干群关系。

  如果没有融洽的干群关系,哪里会有人为基层干部鸣冤叫屈?哪里会有人去关心体贴早生华发的基层干部?哪里会有人去理解基层干部的艰辛付出?

  舆论如此贴心关注基层干部,既是基层干部之幸,也是民之幸!

  离群众最近的是基层干部,对群众困难最了解的也是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如果与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印,对群众用真心、动真情、办实事,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当然是群众之幸。基层干部好,则群众好;基层干部不好,则群众难。舆论如此关心体贴理解基层干部,基层干部自会感恩前行,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无疑会更加强劲。“官”爱民,民拥“官”,干群自然一家亲。

  舆论如此贴心关注基层干部,既是基层干部之幸,更是国之福!

  “郡县治,天下安”!这句从东汉荀悦的《前汉纪》中简化过来的名言,一直是中国政体中的重要治理格言。据史载,中国的县制始于秦,秦武公十年(前688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行政管理机构——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辖县。自秦设郡县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县域管理。中国历史表明,凡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无一不印证了“郡县治,天下安”这个道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就致力于县域的治理。那么县域得治靠什么?当然,首先要靠党和国家的好方针政策。在有好方针政策的同时,县域得治的一个重要力量,还要有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基层干部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则县域难治,天下难安。如果有一支这样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则县域治,天下安,自然是国家之福。

  这两大舆情带来的思考,让笔者欣喜地看到——

  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正为国家的长治久安默默奉献在一线。

  一个融洽的干群关系氛围正为“郡县治,天下安”形成良好的互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舆论贴心关注基层干部是民之幸国之福!
衡阳晚报版面一A01舆论贴心关注基层干部是民之幸国之福! 2018-11-24 2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