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姓氏文化:傅姓
  ■胡秀华

  一、傅姓起源

  (一)源于殷相“说”,以地名为氏

  据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中期(约公元前13世纪中叶),国势已渐衰弱。武丁登上王位后,决心要振兴殷王室,但是没有得到合适的辅佐大臣。三年时间内,武丁不发表意见,一切的政治大事都由冢宰大臣来决定,以便从旁观察国家的政治风尚。一天夜里,武丁梦见到一位圣贤的人,名字叫“说(yuè,音:曰)”。第二天早朝时,武丁拿梦中所见到说的相貌,来看看群臣百官中是不是有这个人,结果全都不是。于是派百官设法到民间去寻找,终在一个叫傅险的地方,即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见到了一个如梦中所提到的那个人。时“说”正在做苦力,版筑土墙,被官员引来与武丁相见,一番交谈,果然是梦中所见的贤人。“说”于是向武丁提了不少好的治国安邦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相国,辅佐朝政。说为相后,修政行德,使殷商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武丁在位59年,是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说”,在为相之前,因曾居于傅险(即傅岩),遂以地名傅为氏,号曰傅说,傅说后代因以为氏。傅说既是商代武丁时的名相,又是傅氏立姓始祖。此即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傅氏,商相傅说之后,筑于傅岩,因以为氏。”

  (二)傅姓亦源出多支

  1. 源出帝尧之裔

  又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尧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因以为氏。东周时郑有傅瑕,晋有傅傁(音:叟),今详此,则尧出于黄帝,丹朱出于尧,大由宜出于丹朱。”

  2. 他族改姓

  清代有满洲贵族改姓傅,如傅恒,清乾隆朝名相,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富察氏后有改为汉姓“傅”者。

  二、家族文化

  (一)郡望

  北地郡   战国秦始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此支傅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义阳侯傅介子。

  清河郡   汉高帝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此支傅氏为东汉汉阳太守傅燮之族所居。

  (二)堂号

  兴商堂、版筑堂、野版堂   均出自商王朝高宗武丁时宰相傅说。

  (三)名联鉴赏

  宋代博士

  殷商圣人

  上联是说宋代律博士傅霖,有《刑统赋》二卷行世;下联所云为商代宰相傅说之事典。

  学士科举列榜首

  巾帼鼎甲第一名

  上联是说清代傅以渐,顺治间科举考试第一名,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下联所云为太平天国恩赏丞相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三、名人小传

  傅说(?—?)商王武丁时大臣贤相。传说家居北海之洲(今河南洪县一带),一说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即位后,思谋复兴殷商之策,三年不问朝政,静观民风国情,且求贤若渴。一夜,武丁梦见一位名叫说的圣人。于是依其样貌画成像,令百官寻找,终在一处叫傅险的工地上发现此人。说身穿褴褛之衣,带着刑具,与众刑徒一起筑墙修路。武丁与其相谈,果见说为大贤之才,赐姓傅,举以为相,委以国政。武丁在傅说等大臣辅佐下,国家日益兴盛,商王朝的势力向西、北、东、南急剧扩张,达到了商代最高峰,史称“武丁中兴”。

  傅宽(?—前190),西汉开国功臣。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事于横阳。随沛公刘邦攻安阳、杠里,及击杨熊曲遇、阳武,从至灞上。沛公为汉王,赐傅宽封号共(音:恭)德君。在楚汉战争中,为右骑将,随韩信,曹参定三秦,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封傅宽为阳陵侯。后为齐相国,又任代相国。时汉初定开国元勋18名,傅宽名列第十。汉惠帝二年(前193),傅宽为汉惠帝朝丞相。

  傅友德(?—1394),明代著名将领,开国功臣。其先宿州相城(今安徽淮北)人,后徙砀山。元末参加红巾军李喜喜部,继而从明玉珍,转而投奔陈友谅,均不为所用。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率部归降朱元璋,被用为将。从征陈友谅,以功授雄武卫指挥使。继而随徐达拔庐州(今合肥),攻安陆(今湖北钟祥),负伤九处力战破城。二十六年(1366),从讨张士诚,下淮东,败其援兵,守徐州,屡败元军,因功晋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明洪武元年(1368),从大将军徐达北伐,克太原,以50骑夜袭元军大营,并同诸将大败元将扩廓贴木儿。三年(1370)冬,以功封颍川侯。四年(1371),任征虏将军,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平定四川明夏政权。于是太祖制《平西蜀文》盛称:“傅友德功为第一,廖永忠次之。” 

  傅以渐(?—1665),清初著名学者,顺治朝大学士。字于磐,山东聊城人。顺治三年(1646),一甲一名进士,授弘文院修撰。八年(1651),迁国史院侍讲。十年(1653),历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擢国史院学士。十一年(1654),授秘书院大学士。十二年(1655),诏陈时务,条上安民三事,加太子太保,改国史院大学士。先后充《明史》《太宗实录》纂修,《太祖》《太宗圣训》并《通鉴》总裁。又命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十四年(1657),命傅以渐及庶子曹本荣修《易经通注》。此后又主持会试,寻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傅善祥(1833—185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太平天国的女宰相。江苏南京人。太平天国三年(1853)女试第一人,亦有癸丑东试状元之说。傅善祥出生于南京城里一户书香人家,父亲以开馆授学为业,膝下有一对才貌双全的女儿傅鸾祥、傅善祥。自洪秀全在金田揭竿而起,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即号召民众,男女平等。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开考取士,傅善祥中状元时,年方20,初授为东王府“簿书”。由于傅善祥文才超群,精通文史,精明强干,得到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赏识。不久被升为“恩赏丞相”,负责处理太平天国军机大事。

  据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亲历中央若干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
中华姓氏文化:傅姓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中华姓氏文化:傅姓 2018-09-30 2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