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中央若干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
  1980年,我从一机部调到新成立的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委主任是薄一波。当时,为什么要成立机械委?主要是因为机械制造行业一直统不起来,8个机械工业部各管一套;有两个制造体系,使用部门搞制造,维修部门也搞制造,重复生产和建设的问题很严重。所以,要搞个机械委统起来。机械委一成立,就搞了10种机电产品规划,包括缝纫机、手表、电视机、自行车等等。现在看来,当时还是使用行政的办法对机械制造业进行整合。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第22次会议决定:撤销国家机械委,成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体改委”),由国务院总理兼主任。4月24日,中央任命薄一波为体改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这样,我们机械委的一批骨干就跟着他来到体改委,我被分配到调研组。1983年,我担任调研组组长。1984年,我受体改委党组委托,负责筹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并且担任第一任所长。1985年,我担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从1984年到2003年,我先后六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亲历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若干重大决策过程。

  一、政治经济学初稿:《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的改革进程。1982年9月,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抓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且指出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十二大报告提出: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在计划管理上,也根据需要采取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不同的形式。虽然十二大的提法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只是作为补充,但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到“市场”,第一次提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划分,由此打开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口子,为下一步的突破奠定了基础。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尤其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经济工作的中心逐步由调整转向改革,改革的重点也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改革的进程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和指示,使得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此整个改革形势也酝酿着一次战略性的突破。

  1984年4月27日,中央指定我和杨启先、顾家麒参加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4月30日,起草小组成员到玉泉山集中,召开会议,对文件的起草进行研究和酝酿。5月10日,起草小组开会讨论文件的起草思路,由田纪云重点汇报。田纪云说:上次三中全会主要是拨乱反正,推动农村的改革;这次三中全会,要成为城市改革的起点。搞一个文件起草小组,半年为期,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6月9日,胡耀邦主持会议,讨论文件中加快改革的一些意见,由胡启立重点汇报。胡启立说:我们的想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农村改革的新局面,十二届三中全会能否在城市改革方面打开新局面,再用五年、七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使城市经济改革有一个重大突破,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个决定不是拿出一个完整的蓝图,而是既要总结过去改革行之有效的经验,又要指明今后改革的方向、路子,同时给予必要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胡耀邦、万里、田纪云也都先后发表意见。此后,中央又找了有关省市和部门领导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在起草《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五稿的时候,胡耀邦于1984年7月30日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最理想的方案是通过一个改革的文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次三中全会能否搞一个改革文件?这个文件将对全党起巨大的鼓舞作用。就搞这个文件,别的就不搞了。”会议决定,成立由胡耀邦、赵紫阳、胡启立、胡乔木、姚依林、田纪云组成的文件起草领导小组,进一步调整和充实文件起草的力量。《决定》第五稿还被下发到中央各部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征求意见,而各部门和地方也都认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例如,国家体改委提出:文件在讲到过去的经济模式时,必须明确它是限制商品经济发展、排斥价值规律的。在讲到改革要建立新的模式的时候,应当明确提出我们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在修改文件的过程中,一个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就是在文件中提不提“商品经济”?有人认为不能提,说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怎么提商品经济呀?如果提商品经济,不是搞资本主义了吗?我认为应当提商品经济。我说:根据我的调查,哪个地方经济搞得活,老百姓比较富裕,就是因为那个地方搞了商品经济。广东人爱吃鱼,可是搞计划经济没有鱼吃了,因为价格管死了。后来,逐步放开价格,养鱼的人有积极性了,市场上鱼就多了,多了以后价格也下降了,老百姓就有鱼吃了。所以,搞商品经济没有错。原来有一句话:“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现在应当加上一句“只有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然而,我的观点未能在起草小组中达成共识。因为我当时是以体改所所长的身份参加文件起草的,力量不够,反对者的职务都比我高。没有办法,我就跟童大林商量说:“这个问题有争论,我希望以体改研究会的名义开一个研讨会,讨论商品经济问题。”安志文、童大林都很赞成。(待续)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高尚全   口述   萧冬连   鲁利玲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亲历中央若干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
中华姓氏文化:傅姓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亲历中央若干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 2018-09-30 2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