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集团轨道业务总经理李慧
立体智能交通为城市“解堵”
嘉宾简介:在比亚迪任职近20年,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经过政府项目、市场销售、财务管理等领域多年工作历练,是一名复合型企业高管。
新能源汽车治污,立体交通治堵。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比亚迪研发了跨座式单轨“云轨”和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胶轮有轨电车云巴,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目前,比亚迪已在衡阳市投资立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用技术创新造福衡阳,为衡阳成为湖南省新的增长极贡献力量。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宋传学
发动机节油技术路线 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嘉宾简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电动汽车整车匹配设计、动力电池成组开发与设计等。
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仅仅依赖于补贴。国家也认识到补贴政策只可解决市场孵化问题,难以培育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市场。
2017年9月27日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该项政策暗藏新机遇,以48V轻混为代表的发动机节油技术路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
新能源电池聚焦锂离子
嘉宾简介:发明全球首个磷酸铁锂材料合成方,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创建了多家磷酸铁锂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制造基地,并成功开创了将磷酸铁锂电池在公交大巴和港口机械动力电源、海军长波通信备用电源等产业化应用。
目前,市场上主要清洁能源有两种装置。一是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天然气燃气轮机、氢燃料电池;二是储能装置,包括超级电容器、铅酸电池、镍氢/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成为新能源电池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常见“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括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钛酸锂锂离子电池、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等。下一代锂电池将是全固态锂电池。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尹付成
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嘉宾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合金设计、材料热力学及其在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工业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等。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竞争力和高附加值背后的推动力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要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荐科研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运用等六方面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