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击线下挂号黄牛,北京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改革,患者可通过“北京114预约挂号”微信公众号、电话114、医院自助挂号机等渠道实名预约。然而,号贩子也转战到网上,各种代人挂号APP平台随之诞生,二者分享暴利。
1.不得不把网络黄牛赖以生存的APP平台拎出来,它们俨然已经成了黄牛进行违法活动的“掩体”。一些被用户投诉的挂号APP,被表述为“平台只起到连接客户和第三方以及咨询服务的作用,不直接为客户挂号”。而在平台的服务事项宣传中,又明确表示提供“代为挂号”的服务。他们仅仅以提供咨询服务,不直接参与有偿挂号交易为由,试图摆脱为黄牛提供生存空间和便利、甚至是共同谋取非法之利的责任,这既是在打法律擦边球,也是在为平台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埋雷。
一些挂号APP绝不可以当甩手掌柜,而应建立起严密的审核、检测机制,将黄牛堵在平台之外。“互联网+”只是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工具或者运行模式,既可以被监管者利用,也可以被作奸犯科者利用。
——评论员 樊 成
2.目前的患者通过挂号APP平台预约挂号,要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而且所挂的专家号也具有某个患者使用的唯一性,这种“代挂”具有委托代办的性质。平台收取的几十至几百元的服务费,如果视为中介费似乎也是可以的。但表面的“合理合法”,却掩盖不了操作中的问题。
一名资深号贩子称,除了在医院放号时段替人抢号,他们还自己挂号抢占号源。在APP平台上找到买主后,退号又立即刷新,用真实患者的身份信息重新预约抢号,“这一招屡试不爽”。为了能够抢占到号源,号贩子所称的“他们”应该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否则在抢号时没什么优势可言。没病的人挂号,获取号源后再“走程序”倒给自己的客户,此行为难道不应定性为倒号?尽管号贩子转战APP,但只要对其“代挂”行为根据情节准确定性,依法查处不是什么难事。——评论员 杨 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