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B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强动力;在振兴实体经济上聚实力;在保卫蓝天碧水上添魅力;在推动创新开放上增活力……~~~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强动力;在振兴实体经济上聚实力;在保卫蓝天碧水上添魅力;在推动创新开放上增活力……
迸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衡阳力量”
  ■本报记者 邹雪峰

  蓄力,发力。省运会的各处赛场上,来自三湘四水的运动健儿正在一场场速度与力量的角逐中,精彩展现“湖南力量”的魅力与风采。

  与此颇为应景的是:赛场之外,1.53万平方公里的蒸湘大地上,以最强执行力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正在生动演绎“衡阳力量”的厚积薄发。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强动力;在振兴实体经济上聚实力;在保卫蓝天碧水上添魅力;在推动创新开放上增活力……蓄力、发力的“衡阳节奏”,与新时代的发展脉搏一起律动,激荡着迈向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前进力量。

  关

  A

  词

  键

  强动力

  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8月28日上午,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在白沙洲工业园区举行,总投资额逾118亿元的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或投产。此次集中开工投产的15个项目均是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涵盖电子信息、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我市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初见成效。

  今年6月份以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率队到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开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系列招商引资活动,与华侨城等企业积极对接,用抢抓项目的实际行动,释放出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的强烈信号。市委副书记、市长邓群策说,衡阳近年来以开放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治环境、诚信的人文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战略项目相继落户。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为了进一步“放水养鱼”“筑巢引凤”,我市出台了《衡阳市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从降低用地成本、减免建设收费、支持招大引强、扶持新兴产业、支持科技创新、奖励经营贡献、支持企业上市、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制定了招商引资的“黄金30条”,释放政策红利。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形成了“百鸟筑巢”的“蝴蝶效应”。香港建滔集团今明两年将在衡阳启动项目12个,总投资170余亿元。该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国荣说,建滔集团在全国超过10个省市投资布局了项目,衡阳的投资环境出类拔萃,让建滔情有独钟、充满信心。像建滔集团这样,与衡阳“一见钟情”的企业项目越来越多:在“2018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上,我市共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额358.86亿元,总引资额328.86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项目8个,创单次招商引进500强企业项目数量之最。

  承接产业转移,让一大批战略项目落户衡阳,凝聚了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力。目前,我市正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抓招商,力争到2020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内联引资20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关

  B

  词

  键

  聚实力

  以振兴实体经济助推衡阳新腾飞

  在湖南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的机遇面前,新一轮实体经济发展的浪潮正在衡阳悄然涌动。数据显示,1—7月,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5%,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3.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8.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增值税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稳居全省前列。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和工业原地倍增计划给衡阳实体经济的振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提振了衡阳人的信心。

  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升级的关键抓手。目前,“梦东方” 项目已完成投资7亿元;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已有11家企业注册,318家企业计划注册投资。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000亿元,年出口贸易额300亿元;五矿有色控股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余亿元、利税15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也正在我市顺利推进,将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如今的衡阳,处处呈现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据悉,今年我市第一批计划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06个、总投资2363亿元、年度投资357.8亿元。

  关

  C

  词

  键

  添魅力

  打造最美地级市

  5月1日,我市东洲岛景区免费开园当天,两万余名市民登上东洲岛观景。年过七旬的市民欧阳斌说,“东洲岛景区经过修葺,不仅样貌焕然一新,人文内涵也更加丰富了。”目前,我市正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理念,按照“科学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的思路,着力打造最美地级市。

  蓝天碧水保卫战让衡阳的环境越来越美:我市自今年5月份启动蒸水河城区段排污口截污工作以来,已完成9个排污口截污,占蒸水城区段全部排污口1/3。根据监测情况显示,今年6月、7月,蒸水河入江口断面水质已达到Ⅲ类水质,符合六个“水十条”考核断面标准。目前,我市正在纵深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把衡阳的“一江四水”打造成最美风景和城市亮丽名片,让老百姓乐享环境之美。

  “三江六岸”滨水区正在高标准修建极富魅力的城市景观设施;梦东方、汇景、雨母新区等新区建设正顺利推进;二环东路、东三环等城市主干道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管廊城市建设正在加快;社区“三清三建”升级版正在全面打造……按照“水域蓝线、绿地绿线和建筑红线”要求加快推进的城市建设,日益呈现雁城衡阳的城市之美。

  作为我市“一号工程”的文明创建展现出一幅文明之美的新画卷:2017年,“长裙姐姐”王青平抢救伤者的身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她的故事登上了央视荧屏。这一年里,“最美保安”熊衡露、“爱心护士”刘花、“救人博士”李春生等一大批衡阳好人层出不穷,其中4人入选“中国好人”,21人入选“湖南好人”,匡兵、温琦华夫妇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为我省本届唯一获此殊荣者。近年来,衡阳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排名从2015年的83位提升到2017年的30多位。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打造衡阳的乡村之美。当前,我市正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等“十大扶贫举措”,以坚定的决心确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与此同时,我市正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强化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城区、县城周边村发展规划全覆盖;加快茶山坳、雨母山、横江、萱洲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努力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空心房”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道路提质改造、乡村亮化等工作力度,让乡村更加美丽。

  关

  D

  词

  键

  增活力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今年4月,衡阳市又摘下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我市成功获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目前,我市在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收获颇丰,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利好因素。我市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取得突破,尤其是今年推出的“人才新政”实现了“开门红”。我市今年4月推出的“人才新政”已全面落实落地,对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将给予3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最高达到100万元,生活补贴每年最高达到30万元。如今,我市已成立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专家智库,首批62位智库成员中有院士17人、行业领军人物37人、知名企业家8人。

  我市的“开放发展”也呈现出“风正一帆悬”的精彩局面,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突破,去年进出口总额302.73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69.8%,居全省第一。一年时间连续突破200亿、300亿元大关。外经合作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挝万象变电站项目、喀麦隆输变电工程项目已列入湖南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项目库。

  在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开放空间的同时,我市正在全力打造最强执行力机关,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如今,“最强执行力”正在成为每一个衡阳人的追求,引领雁城衡阳朝着“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迈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B01版:B版面一
   第B02版:B版面二
   第B03版:B版面三
   第B04版:B版面四
   第B05版:B版面五
   第B06版:B版面六
   第B07版:B版面七
   第B08版:B版面八九
   第B10版:B版面十
   第B11版:B版面十一
   第B12版:B版面十二
   第B13版:B版面十三
   第B14版:B版面十四
   第B15版:B版面十五
   第B16版:B版面十六
迸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衡阳力量”
衡阳晚报B版面二B02迸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衡阳力量” 2018-09-03 2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