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谒“归园”
  盛夏已逝,秋的金黄透出肃杀。我们心中满是沉重、悲凉。

  走近,瞻仰,谒拜……默立在谭子山镇杨湖村烈士陵园——“归园”中,只想怀一串思念,承载悲烈与壮歌,在这辽阔的八月,点亮整个天空。

  无须空谈生死,入世尚须出世。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四烈士如泰山千重,耸立在青山绿水上。烈士的血脉,已融化在千万里的河山中。他们是:段氵云、段复、段微楷、谢小球。

  虽然就义于异乡,但还是回来了。四烈士的骨灰,游离他乡的英魂,2009年从台湾回归故里。

  孰料,四烈士的名字也早已刻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碑上,让无数国人祭拜、纪念。

  默哀、鞠躬、瞻仰。莲花柱上镌刻对联:“浩气长存,英雄不朽”。思念的眼神,在此刻久久凝视。

  烈士谢小球之子谢培建给我们讲述,四烈士在60年前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四烈士是兄弟、郎舅关系,生死与共的战友,是衡阳的“余则成”。60年前,震惊两岸的“段氵云叛乱案”爆发,那血腥的现场仿佛就在昨天。

  为了祖国统一大业,谢小球、段微楷毅然放弃闲云野鹤的日子,潜入到隐蔽战线,经香港入台湾。在台湾与段氵云、段复秘密接头,为国效力,不料被叛徒出卖,无奈,四烈士事未竟,身先卒。他们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日地下工作,为祖国抗日事业屡建奇功。1945年,段氵云率军赴越南,代表民国政府及盟军在河内接受日军投降,荣获美国政府颁赠的自由勋章。同年,他又率军赴台湾,接受日本投降。素有“华北赵子龙”之称。

  听罢谢老的述说,不觉间,我的头脑里就浮现出巩怀书的诗句:流血的日子没有远去/深深地刻在人的心里/多少人在碑前伫立/抬头,仰视由衷的敬意/低头,沉思人生的真谛……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那是历史的骨骼里渗出的平仄,浸润着陵园的每一块墓碑,隐隐作响。四烈士一生的荣辱,都在昼夜不息地奔腾在天光云影中。哦!那是民族之光,那是灵魂中的颂歌。

  有谁能懂得他们血液里的语言?所有雨雪雷电与之携手岁月之旅,都可以洞释他们的信仰、忠诚与正义。我吟诵着谢小球烈士在临刑前挥毫书写的绝命诗中的句子:“自古圣贤多被囚,豆萁相煎诚堪忧。天荒地老家何在,万里孤舟泣白发。”

  风和雨都放轻了脚步,山水已凸显出思念的轮廓。我站在烈士陵园门口,与一行行松柏九曲愁肠。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的眼睛已是模糊,心,一片潮湿……

  陵园对面不远处有河流,有高速公路,有高铁,静静地向外延伸。他们的灵魂将穿寓昆仑,千年不朽……

  贺成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二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谒“归园”
萱草 有德
我与“跟屁虫”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谒“归园” 2018-08-28 2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