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彼 点
  石泽丰

  这些年,我一直奔赴在采访的途中,身为一线记者,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使命所在。跑多了,看惯了,自然对事物的存在之理了解得更深些。从选择记者为职业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没有打算把自己闲置下来,以至后来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也常常被妻子批评为“把家当宾馆住”。说实在的,在这条路上奔波,我更感恩于乡村的人事景物,它们一再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沉到纯真深处,去打捞那些遗落在万千红尘中至善至美的东西。

  同样也是采访,我和部室主任一道,到一个贫困县了解脱贫攻坚的一些细节,自然,那些贫困户成为我们绕不过的采访对象。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个乡村扶贫车间,也就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的服装厂。进入其间,十来个工人正忙着制衣、缝纫,他们动作娴熟,据说是按计件方式结算收入,所以从早上七点多开始,直到下午六点,他们抢着时间。时间这东西,连续得无法断开,你存在时它在流逝,你不存在时,它还在流逝,连续不断。在流逝不尽的时间面前,我们的生命之路又算得上几何?站在个体生命的角度看,从生到死,无非就是从此点到彼点,画一条连接线,也无非就是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我的父辈们贫穷过,他们在贫穷的深渊里奋力拼搏,挥汗如雨,用勤劳的双手努力地揭除生活的伤疤。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记忆里,农村物质不丰,缺粮。我的父亲把承包到户的责任田用铁锹翻了一遍又一遍,期待着它能产出更多的稻谷来,填充饥饿而贫穷的岁月。记得在“双抢”季节,为了使秧苗尽早插入田中,父亲起早摸黑,赶着耕牛,对刚刚收割早稻后的梯田精耕细作,对存有的土坷用双脚踩碎。那时,我目睹了一个中年男人为了生计,是如何甩开膀子进行劳作。他光着胳膊,打着赤脚,在炎炎的烈日下挥汗如雨。我不知道父亲是从什么开始顶起家庭的重担,以一个汉子角色深入到田间的,但他退出农田的那一年,也就是他告别人世的那一年,我至今铭记于心——2008年,在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在我还没有还清家庭债务的时候,父亲却累倒在了农田里。

  劳作本是人类的美德。在那个扶贫车间,我看到一个头发花白年过六旬的老人正立在操作台前,她从筐子里取出一块绒毛布料,置于台上,然后用一把塑料拍子拍平,最后又放入另一个筐中。从此点到彼点,这一动作,老人反复进行着。听说她就是当地一个贫困户,执意要来车间做事,在老板的安排下,她从事这份活儿,晚年发挥着光和热。看到老人如此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劳作中,我不忍心去探究她贫困的原因,她心灵的这道伤疤……老人花白的头发在电风扇下不时地被风吹起,像高速公路上一个醒目的标记,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

  再一次回想到从中央到地方脱贫攻坚的决心,我想,在这场战斗中,像这位老人一样的贫困户一定会很快好起来,在幸福的大家庭里,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也正是我们努力所要达到的结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窗 户
稻香蝉鸣
彼 点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彼 点 2018-07-31 2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