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过上“标配人生”当作奋斗目标,虽然会让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更清晰明确,但也可能因此把人生过成了“标准答案”,成为庸常的大多数。应该看到,诸多目前还没有把车、房、稳定的工作作为目标的人,都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人生赢家。所以,何必拘泥于“人生标配”呢?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可以选择庸常,也可以选择不凡。并且时下这个社会应该是越来越包容的,不管你怎么选,别人都不会过多干涉。 ——评论员 何勇海
2.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新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截至去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达到3.78亿,占网民总体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达到3.44亿,占手机网民45.6%。不仅如此,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排在国内市场份额前45位的重点网络文学网站驻站作者已有1300万人,原创作品总量1646.7万种。
网络文学已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它不仅构建出一套自我繁荣的生态系统,还形成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网络文学和其他种种人文领域的财富一样,不会替我们解决人生的终极意义,也不会全权负责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它的功用在于成为一个人的人生组成部分,为我们的成长灌注动力。因此,不要过早地为网络文学套上枷锁,它的多样性,就是文化领域繁荣的最大源泉和前进动力。——评论员 赵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