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 船
  石泽丰

  参加一个环保采访活动,乘船沿着八百里皖江顺江而下,我们从东至县香隅码头出发,所要了解的也只是安徽段中的一部分。船离开码头,行至江中间,两岸的青山、工矿、城市楼宇历历在目。江水看似舒缓地顺流而下,推船前行,这是一种表象,但谁也弄不清江底有多少暗流在翻滚。顺水推舟是一种外力,是自然界创造的逝水的符号。坐在船上,看沿江码头,它们静止在那里,默默地接纳着靠岸的船只,而后又放任着船只在江上行驶。

  放眼江面,有动有静,这又何尝不是集宇宙的大法则于此!这些过往的船只,或与我相向而行,或与我背道而驰,我们相遇在长江航道里,赶赴着各自的行程。到了目的地,船停下来,泊于埠头。如果说航行是船只的使命,我想,停泊也不例外,因为有行则有停。就我乘坐的轮船来说,出发相对于停泊比较容易,水手解开缆绳,驾驶员点开方向,加上油门,船便离开了码头。但靠岸就没那么容易了,船得开到码头的下游,再调转头逆流而上,慢慢地向码头靠扰,时进时退,费了一番功夫,船才得以停稳。驾驶员直言,开船的水平,就在于其船泊位的水平。

  可见,泊并非易事。接纳我们的码头,它是宿命的终点,是人生奔波一辈子后回落的地方,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纵观四季轮回,一目了然。回过头来看我们行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历的过程,它把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从出发的那一刻起,等待你的就是落脚,就像落叶乔木,其叶子逢春而生,是秋而落,这是自然的规律,是造物者精心的安排。

  七一前夕,参观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那些视死如归的革命者,为了民族复兴,宁死不屈。陈延年就是其中的一位,1927年6月26日,他被敌人逮捕,敌人为了得到上海中共党组织的秘密,对他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逼迫他供出上海党的组织。但陈延年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党的机密。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了前者。刑场上,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这是何等的坚强!他以这种方式靠了岸,泊在祖国母亲的怀里,以一颗赤子之心,深得后人的敬佩和缅怀。

  接受教育是一次输血的过程,是一次生命洗礼的过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如今,中国这艘巨轮,载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泊于世界的东方,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沿着“一带一路”出使。这是何等的大国情怀!从文化的角度和对世界的贡献而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一道清澈的河流,中国人凭借着灵性和智慧,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己任,以生命的本体看生命的本体,以价值看价值,就看出了存在的真理。

  我想,这就是大道,这也正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从清澈、浩渺的春水秋波里获得的启迪,它从世界中来,又将回到世界中去,就像一艘行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行 船
天光云影里的小镇
我们曾用一整个夏天来告别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行 船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