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是一场特殊的“联谊会”,满是大爱与感动
  器官捐献是不折不扣的舍身救人,是人间大爱。1996年,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罗志刚教授成功完成衡阳市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20多年来,南华附二医院共完成了1500余例器官移植手术。5月20日上午,南华附二医院举行首届“5·20移植之友联谊会”,130多位病友从各地赶来,赴这场大爱之约

  ■本报记者   刘   臻

  

  本报讯   “当身体里住进了新成员,你还是你吗?”“移植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5月20日上午,在南华附二医院举行首届“5·20移植之友联谊会”上,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罗志刚教授向现场130多位“移友”发表讲话。讲话中,他针对移植术后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分享“移友”们经历,真诚地向在场“移友”提出“受者的确会在某些方面拥有移者的性格与特点,要正视这些变化。对于移植后的生活,做到恣意享受却不放纵妄为,重视健康却不过分纠结”的建议。

  当天,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宽敞的会议室内,130多位“移友”齐聚一堂,长沙的、耒阳的、衡山的、还有祁东蒋家桥的种粮大户励志“移友”曾红徕……“移友”刘岩在深圳接受胰腺移植手术,刚出院就赶来参加活动,还戴着口罩,大家一起聆听着医生与“移友”分享的移植故事,时而热泪盈眶,时而动情鼓掌。

  周武军,2010年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在讲话中,他坦露了患尿毒症以来的心路历程,有过绝望也想过放弃,但是好在有了移植手术,让他成为了不幸中的万幸,可以重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现在他与越来越多的移植之友成为了朋友,并成为了器官捐献的志愿者。他们约定,将这份心意记在心中,传播下去。

  李建军,南华大学附二医院泌尿外科三区主任,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也是这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谈起从事器官移植一路以来的甘与苦,他感慨万分:“自2014年6月以来,衡阳地区已经有130多位天使在心脏停止跳动后捐献了自己的器官,挽救了数以百计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让100多位盲人重见光明。今天是第一届5·20移植之友联谊会。我们希望今后来参加会议的移植之友会越来越多,甚至有一天当我们这些医务人员都不存在的时候,你们还健康地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你们要有一个理想,要争取比你们的手术医生还要长寿。如果N年以后,当我离开这颗蓝色星球的时候,有一群长命百岁的移植之友为我送行,这将是我作为一个移植医生最大的荣耀!”

  谭春梅,南华附二医院DCD小组的器官捐献协调员。她在《放弃与坚持——器官捐献背后的故事》中,向在场各位与会人员讲述了一个个无比感人的故事,描述出一个个在人间大爱与丧亲之痛之间难以抉择的纠结、一个个重获新生后生命的感恩……斡旋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之中,游走于放弃与坚持的边缘,协调员用大爱唤醒人性的至善。

  据悉,1996年,罗志刚教授成功完成了衡阳市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从此衡阳医疗领域进入了器官移植时代。此后,器官移植历经司法供肾时代、亲属供肾时代,直到今天的DCD供肾时代,20多年来,南华附二医院共完成了1500余例器官移植手术,让衡阳跻身全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城市前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一床难求”,凭什么?
这是一场特殊的“联谊会”,满是大爱与感动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这是一场特殊的“联谊会”,满是大爱与感动 2018-05-23 2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