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0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野广告”需疏堵结合
  张忠德

  在城区,不少小区的业主正为这样的事而烦恼——小区楼层里贴满“野广告”,好不容易清理完毕,新的“野广告”又像牛皮癣一样爬满了墙面。

  这种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它不仅直接影响市容环境,其中还藏匿着一些违法犯罪活动魅影,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一直以来,城市“牛皮癣”让管理部门很无奈,常常这边刚清理完那边又贴上。笔者认为,对付“野广告”亟须综合施治,疏堵结合方能根治“顽症”。

  就此而言,清理是一方面,关键要在管理上跟上脚步。首先,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治理条例和管理处罚措施,采取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执法能力,提高肆意张贴“野广告”的违法成本。比如加大巡查密度,发挥“流动电子眼”作用,由各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市民,随时收集小广告信息并拍照取证,再由职能部门以此作为处罚证据。如果对方没有主动接受处罚,相关部门将根据小广告上的号码归属交由三大运营商做处理,并列入通信“黑名单”;从业者要想复号或换号,必须接受处罚并清理小广告,清理效果还应由社区工作人员的验收签字。这样,一方面既可让乱贴小广告的单位或个人无处躲藏,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清理小广告是多么不容易,从而逐步打消肆意张贴“野广告”的念头。

  其次,对“野广告”要开通疏导渠道。相关部门可采取措施规范便民信息发布渠道,设置便民“信息栏”或公益信息发布平台,实行“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平心而论,张贴小广告并非十恶不赦,虽然不乏虚假宣传诈骗等信息,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内容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房屋租赁、招工信息等。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对小广告采取人性化的分类管理,积极协调办事处、社区,在固定场所设置“便民信息栏”或公益平台,由社区和物业部门进行规范管理并定期维护。

  随意张贴小广告,破坏居民生活环境,也不利于文明城市创建。笔者希望相关部门以法治化思维创新管理,有效治理,从源头遏制“牛皮癣”的滋生,从而共同打造我市文明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穿短裤上班被开除,“活该”么?
“爱心妈妈”被拘留 凸显哪些缺位?
遏制“野广告”需疏堵结合
工间操不能一赛了之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遏制“野广告”需疏堵结合 2018-05-09 2 2018年05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