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自毕姓,以邑为氏
潘氏源出姬姓,系自毕姓,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据司马迁《史记·魏世家》记载,周武王克殷商后,建立周朝,大安天下,实行分封,把姬姓子孙和有功之臣,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自行治理。时周文王庶子姬高封于毕,建立毕国,于是为毕姓。称毕公高。毕公高后又将其子伯季封于潘邑。潘邑即潘乡。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注释:“潘乡,又名寝丘邑,即今河南固始县。一说在今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潘邑,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采邑名“潘”为氏。此即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
(二)出自芈姓,以字为氏
据《姓氏寻源》引晋朝《潘岳家谱》所述:“潘,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那么潘崇何许人也?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潘崇是春秋时楚成王(前671—前626年在位)太子商臣的老师,因诱导与拥立商臣为穆王有功,于是楚穆王拜潘崇为太师,位列三公。潘崇之子潘尪,又为楚庄王时大夫,孙子潘党,继为楚大夫,潘崇的后代就以祖先名字中的“潘”字为姓氏。
(三)他族改氏
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时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
又西夏党项族有潘氏,会稽潘氏系自山越族。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二、家族文化
(一)郡望
荥阳郡。 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荥阳(今荥阳市东北)。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豫章郡。 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此支潘氏,为春秋时楚成王太子师潘崇之后。
(二)堂号
黄门堂、花县堂。 出自西晋潘岳。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其后裔以其官职为堂号,即“黄门堂”。潘岳任河阳令时,全县皆种桃李,时河阳有“花县”之称。其后裔因以为堂号,称“花县堂”。
(三)名联鉴赏
名高吴将
位列楚卿
上联是说清代将领潘韬,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下联所云春秋楚成王太师潘崇,助楚穆王即位有功,穆王封其为太师掌国事。
四任治河总理
三源支系一宗
上联是说明代水利家、工部尚书潘季驯,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一套治理黄河的方法与措施;下联所云潘姓三支起源(即出自姬姓、芈姓和破多罗氏改姓),均系出自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黄帝。
三、名人小传
潘岳(247—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又称潘安,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人。少有才名,有神童之誉。初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历任太子舍人、长安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长于诗赋,代表作有《悼亡诗》《西征赋》《秋兴赋》《怀旧赋》等。潘岳又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是他拥有古代美男子的美誉,人们常用“才如子建(指曹植),貌比潘安”来形容才貌俱佳的青年男士。二是他有突出的文学才华,是“太康文学”的主要代表。
潘晟(1517—1589),明神宗朝大学士。浙江新昌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进士及第。初授翰林编修,协助修编《大明会典》,历官侍读、南京国子监祭酒。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任礼部尚书。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加太子太保。十年(1582),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学士。潘晟仕途近五十年,对下属从不疾言厉色,遇到童稚言必称名,贵而不骄。且重视教育。
潘季驯(1521—1595),明代大臣,著名水利专家。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九江推官。后以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巡抚江西,次年冬为刑部右侍郎,六年(1578),改工部左侍郎,负责治理黄河。七年(1579)冬,完成黄、淮两河治理,累官进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迁南京兵部尚书。十一年(1583)正月,召改刑部。十九年(1591)冬加太子太保,迁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潘季驯前后出仕27年,四任河道总督,是我国明朝的治黄专家。
潘世恩(1770—1854),清道光朝大学士。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进士第一名。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嘉庆十七年(1812),擢工部尚书、调户部。道光七年(1827),任工部、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八年(1828),迁吏部尚书,武会试正考官,改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十三年(1833),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寻命为军机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晋东阁大学士,调管工部,充上书房总师傅,加太子太保。十八年(1838),晋武英殿大学士。
潘鼎新(?—1888)晚清地方官吏,抗法爱国将领。安徽庐江人。同治元年(1862),率军随李鸿章至上海,克降南汇,因功升知府。四年(1865),受命北上平捻,被擢为山东按察使,驻山东济宁。五年(1866),与捻军战于郓城、菏泽等地。翌年升任山东布政使。十三年(1874),授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升任云南巡抚。十年(1884)二月,法军侵占北宁,清廷令潘鼎新任广西巡抚。同年,于观音桥大败法军后,受命撤军关内。清政府宣战后,再次领军出关,大败法军于纸作社。
姓
胡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