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 尊重年俗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表现
  新闻漫话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贴春联(68.4%)和拜年(52.5%)是人们春节期间参与度最高的两个传统文化活动。62.1%的受访者近些年对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更有兴趣了,青年群体的兴趣度(66.8%)明显高于36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47.8%)。举办春节传统文化活动,62.6%的受访者希望能结合地方特色。

  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都是欢乐、祥和、幸福、开心的象征。为什么中国人愿意把一年的劳动成果、劳动喜悦都集中到春节来展示和表现,就算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节不再是享受物质的集中点,春节期间消耗的物质财富,仍然是平时所不能比的。中国人仍然把春节作为展示成果和成就的最主要节日、最重要时刻。对这样的节日,没有任何理由不成为传统文化发扬的平台。

  要知道,当面道一声祝福、喊一声尊称,甚至作个揖、磕个头,仍是新年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也是最充满喜气和欢乐的场景。家家户户贴春联,让红色挂满每个人的心头,则是新年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显得有点俗。不错,是有点俗。殊不知,年就是由这样的“俗”组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俗”,才显得更有年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俗”,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谭浩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春节期间,全市用电无忧
让困难群众过一个好年
衡州大道长丰路口 东西向增加右转道
82家特种设备安全“过关”
连续四届被最高检授殊荣
“高铁出行常态化”让回家更轻松
衡阳站有了“老人帮帮团” 老年乘客连声“赞赞赞”
嘘寒问暖送真情 倾听民意送祝福
1. 尊重年俗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表现
2.“反向过年”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1. 尊重年俗也是传统文化回归的表现 2018-02-15 2 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