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贴春联(68.4%)和拜年(52.5%)是人们春节期间参与度最高的两个传统文化活动。62.1%的受访者近些年对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更有兴趣了,青年群体的兴趣度(66.8%)明显高于36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47.8%)。举办春节传统文化活动,62.6%的受访者希望能结合地方特色。
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都是欢乐、祥和、幸福、开心的象征。为什么中国人愿意把一年的劳动成果、劳动喜悦都集中到春节来展示和表现,就算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节不再是享受物质的集中点,春节期间消耗的物质财富,仍然是平时所不能比的。中国人仍然把春节作为展示成果和成就的最主要节日、最重要时刻。对这样的节日,没有任何理由不成为传统文化发扬的平台。
要知道,当面道一声祝福、喊一声尊称,甚至作个揖、磕个头,仍是新年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也是最充满喜气和欢乐的场景。家家户户贴春联,让红色挂满每个人的心头,则是新年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显得有点俗。不错,是有点俗。殊不知,年就是由这样的“俗”组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俗”,才显得更有年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俗”,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