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面十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错一题罚50元”是如何挑战想象的
  近日,新华社曝光说,云南昆明第十中学有老师向做错题的学生罚款,做错一道填空题被罚50元,用于奖励进步同学以及班会开支。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遭罚了几百元,仅11月7日这天因期中考试错题收到的罚款就高达3950元。一些家长对记者表示,他们对老师的罚款行为是敢怒不敢言。

  

  1、虽然说,学生在学习上有错误给予一定的惩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能力为惩罚基础,这种收取费用的行为先不说在不在老师的权限范围内,单说这些钱其实是父母的,学生真的能从这样的惩罚中感受到责任吗?当学生哪有不犯错的,对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过程才能进步成长,如果学生不犯错,那还要老师何用?学校罚款,只是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僵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以罚代管、僵硬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反而易引发拜金主义倾向,这同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老师为人师表,就当慎言慎行。建议相关管理部门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法治建设、依法从教的长期教育培训工作。法治中国建设不仅要从学生抓起,更要从老师抓起!

  ——评论员  项向荣    

  

  2、人家连搞排名、分重点快慢,都不敢明着来,这错题低分都能罚款,如此恣意妄为,令人瞠目结舌!这超出教学外的粗暴罚则,却何以能畅行无阻?根子还是对分数畸重的教育考核,为了高分,一切皆可让渡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一切为了“学习”的哪怕变态的管理,都自然有了正义性正当性合法性。

  以前或许还行,这都2017年了,您哪怕心里再想奇葩高压的“高效”奇招,也得顾及下大众舆论观感,别做得太过。否则,别说罚出成绩逼出高分,您自己可能都被迫下课。分数逼得出,但教育急不得,所有偏离正途的功利思维和霹雳手段,最终都得不偿失,祸及根本。

  ——评论员  李晓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七冠王空手而归的警示意义
“错一题罚50元”是如何挑战想象的
要读懂“禁投放”背后的深意
衡阳晚报版面十二A12“错一题罚50元”是如何挑战想象的 2017-11-14 2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