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湘西女惦记的酥薄月
  被湘西女惦记的酥薄月 

  ■李凤发

  像是“熟悉的地方没有好风景”一样,我对家乡的酥薄月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只是把它当作中秋节应节的风俗食品,说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直到今年的4月13日,民盟湘西州委专职副主委杨艳妮来衡阳开展盟务工作交流,发生了一个插曲,才让我真正感受到酥薄月的魅力。

  杨副主委虽然是位知性领导,却具有典型的湘西小女人风格。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杨副主委跟我们说,她在湘西曾吃到吉首大学衡阳籍学生带给她的酥薄月饼,觉得好吃得不得了。既有桃酥般的松,又有千层饼般的脆,馅的味道甜而不腻,至今还回味无穷。杨副主委提出晚饭后去买一些带回湘西。

  因为我对月饼生产商——衡阳南北特食品有限公司非常熟悉,且与他们老总的交情也很好,于是想当然地与南北特鲁总电话“通报”之后,就信心满满地告诉杨主委一行,今晚一定为她们买到最新鲜的酥薄月。或许是自信过头,就根本忽视了酥薄月专卖店有“作息时间”。当我们夜游完南湖公园,再兴冲冲地来到蒸阳南路的专卖店时,已经是铁将军把门,只见酥薄月的招牌还在霓虹灯中闪烁。我再次拨通鲁总电话,一问才知,专卖店晚上九点准时关门是多年来的“传统”,就如他们的行业标准一样严格地执行着。而且,鲁总还告诉我,要买新鲜的酥薄月通常得提前几天预约,因为他们的酥薄月是经常性断货。杨副主委在专卖店前伫立良久,略感惋惜对我说:“明天清早我们就离开衡阳,方便的时候你给我们寄一些吧”。

  尽管在湘西客人面前丢了“颜面”,但我心里还是暗自高兴,没想到衡阳还有如此牛逼的产品,能让客人如此惦记。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的酥薄月,我也不得不对其重新审视一番。

  通过报纸和网络资料了解到,衡阳的酥薄月已经有140年的历史,还被列入衡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更是衡阳月饼市场不可多见的一朵奇葩,独领风骚。“石鼓牌”酥薄月作为衡阳地方特色名优产品,早在1981年就获得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就如一些文章所介绍的,酥薄月增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配方独门、风味独特、制作精湛。而且大小均匀,厚薄一致,10个月饼正好是一斤。正宗的酥薄月面呈黄白色,底呈米黄色,层层起酥,面灰、糖、油相融,上粘厚厚的芝麻,散发浓浓的香味。酥薄月的这种酥松甜脆、落口即溶和甜而不腻的风味,是大多数衡阳人的所爱,也使我渐渐爱上了这口。往后的日子,它便成了我的点心。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今年的中秋节,我把寄酥薄月去湘西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9月初,我来到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习,见到了几位来自湘西州的同学。我们各自谈起自己城市的特色,我不由自主说到了衡阳的酥薄月。其中一位同学猛然向我提起:“我们的一位湘西女还惦记着你寄酥薄月呢!”我一时语塞。

  是啊,我欠着的酥薄月,已经走进了朋友的记忆里!

  点评:世事如斯,熟悉的地方难见风景,城内花开,逐香之人却来自城外。湘西女惦记着衡阳酥薄月的味道,这份惦记也让这个城市的人重新发现身边美妙的风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石鼓牌酥薄月第五届文化节获奖作品选
仲秋石鼓酥薄月赋
被湘西女惦记的酥薄月
石鼓牌酥薄月第五届文化节 有奖征文评选揭晓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被湘西女惦记的酥薄月 2017-11-11 2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