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成就展展区一隅。
记者从16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上获悉,7所高校被确定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将通过探索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等培养更多网络安全人才。据悉,当前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约140万。
七高校入选首批一流网安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据悉,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7所高校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为了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2015年上半年,中央网信办会同教育部开展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试点示范,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是进入试点示范的首批高校。”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负责人介绍说,两年多来,试点示范高校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印发文件,决定在2017年-2027年期间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通过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等,从政策、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国内公认、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网络安全学院。
“网络安全学院不是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唯一形式,如计算机学院等其他学院都可以成为网络安全人才的摇篮。”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带动和促进更多的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关心和参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
我国网安人才缺口约140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晖介绍,国外有数据统计,到2020年,网络安全专家需求量220万。而在国内,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大概是140万。目前网络安全事件并不少见,比如今年5月爆发的勒索病毒,所以很多单位都有这样的人才需求。而全国高校每年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基本上也就在2万人。可以说,其中的缺口是非常大的。
从全球来看,中国网络安全学科建设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李晖说,美国有一个网络安全教育Nice计划,制定了一套关于网络空间防御和操作体系的规则,需要开设什么课程。如果学校要加入计划,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我们在信息安全的本科专业上并不落后,但在研究生培养上,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刚刚设立,培养方案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链接: 众多“神器”亮相2017年网络安全博览会
自动贩卖机也能被“黑”,共享充电泄露个人信息,隔着包银行卡里的钱被盗刷……17日在上海开幕的2017年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成就展上,86家参展商展出的众多“神器”给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带来了解决办法。
记者在1.8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内看到,众多参展商都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通过多种趣味互动感受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在360安全展台上,“换脸神器”可以让自己的脸被轻易替换成任意人的脸,个人隐私信息也因此被他人读取;在腾讯安全设置的互动体验项目里,人脸识别门禁、保险箱、平衡车等都能被轻易攻破。
除了直观感受到身边存在的隐患,观众还能看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神器”。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张小小卡片,能够阻止这些非接触式敏感信息的获取;阿里展出的在线签证核身技术,让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签证,同时还能从源头对非法入境行为进行识别和拦截,保障在线签证业务的安全;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带来国内首个网络安全保险,为网络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记者了解到,跟往年相比,今年新增的“网络安全成就展”成为博览会的一大亮点,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技术产业、保障能力、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作为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博览会暨网络安全成就展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持续展出至9月20日。
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