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万万没有想到,11岁的儿子拿我的手机玩游戏,短短20多天,他就花了1万多元。”9月16日,家住衡南县云集镇的沈先生向本报热线8611110打来报料电话。
沈先生告诉记者,他开便利店营生,经常有顾客用微信支付购买商品,但微信钱包里究竟有多少钱他倒是没有很在意。10日上午,一名顾客微信转账400多元给他,但一眨眼的功夫,他发现余额只剩下几十元,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去银行打了一张详单。结果发现儿子在今年8月14日到9月9日,用他的手机微信账号,先后在网络游戏中充值了1.49万元。
“儿子周末回家经常用我的手机玩网络游戏,我也没有在意,不想他竟然在游戏里花了这么多钱……”沈先生称,他查询银行账单发现,儿子主要将钱用在“王者荣耀”和“英雄杀”两款手机游戏中,其中8月30日、31日两天时间就充值了4000多元。沈先生心疼钱花得冤枉,“开店赚的都是辛苦钱,儿子玩了20多天游戏,就用光了我半年的收入。”他愤怒地说,儿子在游戏里多次充值,自己却从未收到过短信提醒,他认为游戏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此,记者咨询了湖南溥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唐波,他表示,11岁孩子属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沈先生可通过法院起诉,要求游戏公司退款,但必须举证证实在游戏中有充值行为的是他的儿子。17日,记者致电了腾讯公司,工作人员称,正与沈先生进行沟通,只要他能够提供更详尽的证据,公司愿意进行协商。
唐波提醒,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玩游戏充值的事情时有发生,事后要求退款因举证等原因比较难,家长作为监护人应保管好银行卡、身份证及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等,以防小孩接触后肆意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