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七部门叫停代币(ICO)融资后,在监管高压下,14日起,包括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币行在内的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陆续关停平台所有业务或人民币交易业务。虚拟货币交易究竟有哪些风险?监管部门为何出手整治?曾为之疯狂的“炒币”者又将何去何从?
七部门发文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币行是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三家合计占国内比特币交易额的约60%。自14日比特币中国率先发声后,国内各类虚拟货币价格应声大跌,比特币、莱特币跌幅均超过20%,比特币每枚价格更一度探至16000元,较9月初32500元的历史高位下跌一半多。随后报价略有回升,截至记者发稿时,比特币交易价格仍在20000元上下。
虚拟货币价格近期走跌,一方面源于市场此前积压的众多风险,另一方面也和监管以及各方频频提示风险、果断出手有关。
8月30日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率先针对与虚拟货币有诸多联系的代币(ICO)发布风险提示。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发文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9月13日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又针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及市场风险发出提示。9月15日晚,火币网确认已接到监管部门的通知和指导,要求其清理整顿虚拟货币交易。
逐步引导用户提币撤出
在监管部门看来,借助虚拟交易平台开展的“炒币”活动纯属投机,对实体经济鲜有益处,却集聚了较高的金融风险。
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监管对于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态度日渐明朗,地方相关部门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清理和整顿工作,一些交易平台正根据监管要求,在一定期限内有序停止交易业务,逐步引导用户提币撤出。
记者在多个“比特币投资交流群”中观察发现,随着交易平台相继关闭,比特币价格大跌,不少投资人直呼“亏得厉害”。针对三家交易平台做出的“提币、提现均不受影响的承诺”,16日下午,记者尝试电话联系三家交易平台客服,但均因“咨询客户量太大”或占线等原因未能拨通。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内外交易市场的虚拟货币价差增大,为了避险保值,有一些投资者已把国内交易平台上的虚拟货币退回到个人比特币钱包,转战海外市场和场外交易。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永利建议,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尽快建立国际统一的监管规则,避免监管漏洞和跨境套利。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