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和贸易城市,是内地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
自香港回归以来,特别是衡阳获批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衡阳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衡阳与香港的贸易往来日趋紧密,对香港的年进出口值由2011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2.4亿元,5年间贸易额增长超过10倍;2002年至今年5月对港进出口总额达252.49亿元。
衡阳与香港休戚与共,很早就是重要贸易伙伴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关系日趋紧密。得益于自由港的便利,衡阳也瞄准了香港的贸易优势,使之成为衡阳商品出口贸易的重要通道。
依据衡阳海关提供的自2002年以来的一组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衡阳与香港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
2002年,衡阳与香港的进出口总额约为2.83亿元,至2004年增长为约3.77亿元,由于衡阳的进出口总量发生变化,香港从第一大贸易伙伴,下降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随着联系的深入,两地贸易休戚与共,也经历了风风雨雨。2005年至2008年间,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衡阳对港贸易进入下挫区间。
2005年双方的进出口额大幅缩水,下降至0.78亿元,2008年跌入谷底,仅为0.28亿元。2009年开始,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对港贸易量也随之稳步上升,当年进出口额为0.62亿元,2010年的进出口额为0.89亿元。这六年间,香港跌出衡阳前十大贸易伙伴的排名。
六年来,香港稳居衡阳对外贸易榜第一
2011年开始,随着富士康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的进驻,衡阳经济快速发展,香港与衡阳的贸易关系也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且再次成为衡阳的第一大外贸伙伴。
从数据来看,2011年对港进出口总额跃升至5.99亿元,2012年突破10亿,2013年突破20亿元,2014年又突破40亿元,2015年达到58.92亿元,2016年达到了62.42亿元。
衡阳工业基础好,自2002年以来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出口香港的产品主要有:电器及电子产品、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电子技术产品、扬声器、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这些产品通过香港转口贸易,进入世界各地。
而通过香港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电子技术,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变压、整流、电感器及零件、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塑料制品。
两地的经贸关系迈入更深层次的合作
伴随着衡阳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衡阳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递增。近三年,香港一直是衡阳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超过30%。
衡阳海关今年1-5月最新数据显示:我市进出口额达到85.5亿元人民币,增长80.5%,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7.6个百分点;其中,对香港进出口额为30.8亿元,增长1.8倍,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6%,稳坐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子。
衡阳海关分析,未来,随着“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深入,以及衡阳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往来将更趋紧密,两地发展的契合度将越来越高,两地的经贸关系将迈入更深层次的合作,两地的贸易往来也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
制图: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