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思远
通 讯 员 庞广南 刘威宇 阳 新
本报讯 5月27日下午,衡南县残联理事长唐月生,再次来到该县云集镇车江片区高田村的残疾人贫困户何金龙家进行走访。
看到“亲戚”唐月生来家里串门,何金龙喜笑颜开地聊起自产蜂蜜在网上热销的情况。“自从你把我的蜂蜜挂到残联的网站后,我的销量越来越好,蜂蜜都销到广东、福建等地,现在都供不应求了。”
眼前滔滔不绝的何金龙,在认识唐月生以前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61岁的他自幼患有脊椎灰质炎,肢体三级残疾,老婆有智力残疾,两人育有一子一女,还在学校读书,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何金龙的肩上。
几年前,家中的土砖房因破旧而倒塌,何金龙不得不带着全家寄居在自己侄儿家中,因此对脱贫信心不足。
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劳动力受限……如何精准帮扶何金龙脱贫,唐月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瞄准投资不大、离土不离乡、无需很大体力的养蜂产业。
2016年,衡南县残联将何金龙纳入养蜂创业扶贫计划,给予免费技术培训,无偿发放10套蜂箱,还发放了12000元创业基金。在帮扶过程中,县残联将何金龙自产的蜂蜜挂在网上发布信息,并由衡南县养蜂协会统一包装经销。
据悉,近两年来,衡南县残联针对何金龙这样的残疾人创业量身搭建平台,开展针对性强、见效快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截至目前,该县已经有40余名残疾人加入养蜂协会,他们的平均年利润相比往年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