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形成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
陈桂亚介绍说,长江流域的气象、水文、水利等众多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都对今年的长江汛情进行了专业性的预测,多方面的预测结果显示,长江有形成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季约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时长约30天,雨量达300毫米左右。1998年长江中下游于6月11日进入梅雨季节,由于当年出现“二次梅”,降雨与上游的强降雨遭遇,形成了流域性大洪水。
“长江流域今年3-5月的水情、雨情主要特征与1998年十分相似。”陈桂亚说,这一时期,长江流域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两成,长江下游干流区间偏多六成,长江上游干流区间及两湖水系偏多两成左右,汉江和长江中游干流区间正常略偏多。
受此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从今年3月初开始持续上涨,且一直维持着上涨趋势。汉口、大通、城陵矶、湖口等水文站点水位于3月开始超过历史同期水位,目前已先后超过1998年的同期水位,而且至今保持着高水位运行态势。
<<长江中游主汛期内,局部地区降雨量将偏多五成以上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从14日开始,长江流域地区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将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暴雨,部分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长江水文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程海云介绍说,此次大范围区域性暴雨过程,将加重长江支流的汛情。
15日,记者在长江防总指挥中心的电子监控屏上看到,湘水一级支流渌水大西滩站水位当日15时已过保证水位0.83米,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12日,随着长江一级支流水阳江干流部分站水位相继超警戒水位,长江防总已正式启动全流域今年首个防汛应急响应启动。
经过长江水利委员会3月和5月两次预测,预计6-8月主汛期内,长江中游局部地区降雨量将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五成以上。陈桂亚分析说,在这种基础水位偏高的情况下,一旦梅雨季节的强降雨与长江上游及各大支流的来水遭遇,形成顶托,长江形成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超过六成。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前,三峡水库已完成汛前的腾库工作,水位已降至145米左右运行。陈桂亚说,经过建成后连续5年的蓄水试运行,三峡工程今年已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如果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工程的防洪效益,即使发生1998年那样的流域性大洪水,相信三峡工程依然经得起考验。
<<链接:你知道吗,三峡工程是这样防洪的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那么,它是如何防洪的呢?防洪能力又到底有多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三峡工程设计坝顶高程185米,设计正常运行水位175米,相应库容393亿立方米;设计防洪限制水位145米,相应库容171.5亿立方米。也就是说,三峡水库汛期的防洪库容共有221.5亿立方米。
按国家批复的汛期调度运用方案,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三峡水库水位要视长江水情,以均匀消落的方式,泄水腾库,至6月10日左右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确保洪水到来前“虚库以待”。
根据设计,三峡枢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发挥防洪作用。一是拦洪,利用三峡防洪库容,拦蓄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洪水,确保下游河道行洪安全;二是削峰,当长江下游防汛形势紧张时,通过三峡水库蓄洪,将上游来的很大洪峰削减,减少水库出库流量并均匀下泄;三是错峰,在下游洪水较大时,科学调度水库,防止上游洪峰与下游洪峰相遭遇,减少下游防洪压力。
陈桂亚介绍说,目前,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45米左右运行,且仍保持着出库流量大于入库流量,以确保拦蓄上游洪水的能力。
陈桂亚说,如果长江发生1998年级别的流域性大洪水,以三峡水库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的水利枢纽群将最大限度地拦蓄上游的洪水,以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确保长江安全度汛。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