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辣评
韩浩月
在明星的带领下,直播平台十分火爆,成为互联网的一大热点,有200多家直播APP在进行“烧钱”竞争。明星直播的快速兴起,和有关部门对网络视频直播的监管加强有关。网红直播的擦边球,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打了,而不打擦边球的视频直播,就会失去最大的吸引力。这个时候明星的补位进入,实际上是与网红进行了一次接力游戏。
当越来越多的明星参与直播,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他们的直播算是社交还是内容产出?就直播平台的属性而言,更接近于社交载体,也可以把明星直播,当成早期的写博客、现在的发微博一样看待,都是明星通过展示他们的生活、作品以及零星想法来吸引围观者,与此前的社交媒体不一样的是,视频直播的即时性,容易让围观者产生更亲密、更接近的感觉。而作为内容产品,明星直播存在一定的含糊。比如明星在直播时表演了一段完整的歌舞,或者演出了一段完整的小品,这算不算内容?不严格计较的话,显然应该归类于内容,传统的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不过也是经过剪辑之后、精心包装的内容,明星直播与他们在舞台、传统媒体上的展示,并无太大区别。
然而就眼下能看到的明星直播而言,与内容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把内容等同于作品来看待的话,明星直播产出的显然不是作品,而是日常生活琐碎。就其商业模式而言,有的明星直播,是为某产品做广告,有的则是宣传自己出演的影视作品,也会收获网友的虚拟礼物,但虚拟礼物背后也是真金白银。对比此前的网红模式可以发现,明星直播与网红直播并无明显区别。
综上所述,明星直播不过是针对围观者的窥私心理、追星需求推出的一种互联网产品服务,它的社交功能远远大于内容产出功能。就长远发展来看,在短暂的新鲜期过后,明星直播一定要进入内容产出阶段,尽可能地与作品挂钩。否则,长时间、碎片化的日常内容,并无法产生长久的用户黏性,一旦用户厌倦,就算是明星直播,也会很快被新兴的网络娱乐形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