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会表彰全国“优秀药师”
169医院王科兵榜上有名
■本报记者 黄 洁
通 讯 员 瞿志强 李 斌
冬日的雁城寒风凛冽,但当我们走进169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病房,看到的却是病人们如沐春风的脸。这是介入微创技术带来的喜人成果,让患者感觉不到病痛折磨的痛苦。
患者下肢动脉闭塞苦不堪言
介入医学借助介入高科技技术,在病灶部位直接施术,祛除久治不愈的病变,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精准、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日,解放军第169医院心血管内科又成功救治了一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的危急患者。
患者陈运华今年57岁,退伍以来一直跑长途运输。4年前,他右下肢开始疼痛、乏力,经常出现一阵阵的麻木感,走不了几百米,右腿就会发沉,腿肚子疼。更奇怪的是,休息三五分钟后,疼痛感就渐渐消失了,如果继续走路,走不了多久又会疼痛,如此循环往复。后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脑梗塞,陈运华开始接受神经康复药物综合治疗。
今年国庆期间,陈运华摔断了右肘关节,到附近医院输液治疗,可是没过两天右下肢乏力加重,开始肿胀,肤色也变暗,足背上还有一块块淤斑。从那以后,陈运华的右腿疼得更厉害,行走不稳,只好躺在床上休息,严重时夜间难以入睡,总感觉右下肢胀痛、发凉,要把右腿垂到床边沿或者下地活动,才能减轻痛苦,有时要靠药物助眠。
陈运华感到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于是前往169医院求诊。经下肢血管造影检查,他不仅有脑梗塞,还有右髂总动脉开口处完全闭塞病变,左髂外动脉85%狭窄病变。而股动脉是负责给下肢供血的主要动脉,闭塞后血流不畅,所以右腿才会疼。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陈运华平时喜欢抽烟,每天至少一包以上,有着30多年的烟龄,而且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病,这些可能是致病原因。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兼副主任医师梁文华说,以往也有不少类似病人被误诊为腰椎病,陈运华的情况已经很危险,因股动脉狭窄堵塞,造成下肢严重缺血,表现为肿胀、麻木、变凉、行走障碍。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时,远端的血液过不去,组织就会因为缺血和缺氧坏死,必须马上手术疏通血管,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要面临截肢的危险。
动脉硬化是病态,多发于中老年人,也是正常生活中不可完全避免的自然变化。动脉硬化可引起动脉受累部分管腔变窄,导致有关脏器供血不足,严重时发生缺血性坏死。一般的动脉硬化并没有症状,但是如果发生动脉硬化者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则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国内外已有充分经验证明,较早期的动脉硬化是可以控制及逆转的。
这几年,陈运华的腿病反复发作,以前多次去其他医院看过,都诊断是脑梗塞所致。近期,他住进了169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一次检查中,梁主任伸手触摸患者双下肢动脉,发觉右侧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未扪及明显搏动,不排除右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的可能,建议做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据陈运华的主治医师彭建回介绍,为了尽快解除患者痛苦,立即给他做造影前相关准备,并针对他的情况调整饮食,监测血压,修改治疗方案,嘱咐他服用药物以降压、活血、化瘀、调脂、抗血小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随后,医生为陈运华做了下肢血管造影,提示显示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终于找到病因了。像这种病症主要有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而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症状,根据患者情况,梁主任考虑介入治疗。由于患者右下肢血管完全闭塞,没有血流,患病后一直没有对症治疗,导致血管硬化程度大,而且手术时间会比较长,担心动脉血管破裂,而且陈运华还有高血压,怕引起脑溢血。
为了打消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护士长石纠纠带着医护人员来到床前,仔细为他们分析病情,一项一项地为他们讲解。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照,让老两口悬着的心渐渐地放了下来。
用介入微创技术打通髂动脉
11月19日下午4点,陈运华被推进介入治疗室,梁主任为他做左右侧髂动脉介入治疗术。据梁主任介绍,这种类型的病人很多,可是像他这样完全闭塞的病例实属罕见。经过详细的研究后,梁主任用一根导丝打开闭塞血管,分别进行了3次下肢动脉造影+溶栓+球囊扩张术。通过导丝将一根扁扁的橡皮管(即“球囊”)送到下肢血管闭塞或狭窄的部位;然后往球囊里缓慢注射造影剂,逐渐撑开狭窄的动脉,打通闭塞的动脉血管,让血液重新循环起来;最后,放出造影剂,取出球囊,并在患者左腿髂动脉置入了一个支架,右腿髂动脉置入了两个支架,让血流恢复畅通。术后当晚闭塞血管通畅如常,老陈右下肢肤色越发红润,温度恢复如常,右股动脉和右足背动脉出现搏动,疼痛症状也逐渐消失,达到一次性治愈的目的。
患者当晚感到患病之后从未有过的舒适,症状得到好转。手术后5天,陈运华右腿不适症状几乎没有了,以前走400米需要反复休息,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只需20分钟,特别是晚上睡眠质量大大提高,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腿痛顽疾。“没想到介入治疗这么有效,短短几天我的腿就不疼了,还能下床走路了。”老人高兴地说,以万般感谢的心态康复出院。
介入治疗后并非万事大吉,梁主任介绍:介入治疗毕竟只能解除动脉机械狭窄,不能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而介入后积极干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对改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术后要按时服药,以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防止动脉闭塞和再狭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应注重合理平衡,口味清淡,每顿饭不宜过饱,平时也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动静结合,“静”是指除身体休息外,还要精神安静和心情舒畅。此外,要定期检查,除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外,还要进行动脉的影像学复查。秋冬季是下肢动脉闭塞发病高峰,最近天气寒冷,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医生正在为患者做介入治疗手术
■通讯员 王胜锋 李 斌
本报讯 近日,解放军第169医院药械科主任兼主任药师王科兵被评为全国“优秀药师”,成为该院药学人员首次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医师,也是湖南省今年受此殊荣的两人之一。
11月6日至8日,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药学会主办,大会主题是“中医药理论、文化与创新”,开幕式上进行了“2015年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表彰活动,有近3000名来自国内高校、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药学人员参加了大会。该项称号是授予长期从事药学工作、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并在药学服务、药事管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每年评选一次。本次全国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地方学会推荐、评审委员会审议、网上公示的方式,共评选出71名优秀药师,169医院药械科主任王科兵获此殊荣,还受到国家卫计委和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亲切颁奖。据了解,王科兵从事药学工作32年,始终坚持着眼前沿、紧贴岗位潜心专业学习、聚力科研攻关。近年来,王科兵带领科室人员先后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西京医院等开展学术交流,积极为药学会献计献策,个人获得国家实用专利和广州军区科技创新奖各一项,首创的高值耗材仓库做法被军区推广,担任全国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全军药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事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学会理事、衡阳市药学理事会理事长和《药学服务与研究》、《中南药学》杂志编委,在药剂学领域受到军地各方好评。王科兵主任药师获此荣誉,是对他优良的医德医风和精益求精职业风范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该院药学学科建设和药事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大基层医院药学工作人员莫大的激励。
169医院药械科主任兼主任药师王科兵(前排右七)在颁奖现场
今年来,解放军第169医院积极投身驻地文明创建,经常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乡镇为老党员、退伍老兵和孤寡老人开展义务活动,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图为该院“三学”活动小分队为市社会福利院打扫卫生。 李 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