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反而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皇帝见状十分着急。
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皇帝见他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来,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
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
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
宋种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在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出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太子服下—帖后,抽筋便很快止住。用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
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技术,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有很高荣誉的太医丞。
钱乙黄土治肾病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守势,中医药自古就有许多简便易行、并且有效的传统防寒养生方法,下面介绍利用中药的五种防寒养生抗病方法。
防寒药茶多饮服
辨体选药、以药代茶非常简单方便,以沸水冲泡加盖闷热,待温时频频饮服,再以沸水续泡。此法对增强抵御风寒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例如:
痰湿体质:荆芥、陈皮、桔络、橘叶、苏叶,疏风温化寒痰;
血瘀体质:三七花、红花、降香、姜黄、玫瑰花,温阳疏通血络;
阳虚或气虚体质:生晒参、党参、黄芪、白术、防风叶,益气扶阳固表防寒。
五味药材每日足浴
足浴可使双脚血液温度提高,血流速度加快,让血液回流得更畅通;有利于促进足部60多个穴位、起始足部6条经络的气血运行。例如:
血瘀体质:红花、当归、川芎、泽兰叶、鸡血藤,温经活血化瘀通络;
阳虚体质:艾叶、杜仲叶、桂枝、狗脊、干姜,益阳温经驱寒暖足;
煎煮15分钟,待药液35℃~42℃即可足浴,双脚入药汁踩踏药渣按摩足底半小时,临睡前每日1次。坚持一冬,除上述作用外,还能预防足部皲裂冻疮、软化足茧鸡眼、恢复疲劳、改善睡眠,并有一定的补益调养效果。
五味药枕暖头颈
人体的经络都汇集于头部,中药枕是冬季睡眠时头颈部舒适保暖的良方。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气味清香淡雅、且柔软蓬松的药材,自制药枕。例如:
痰湿体质:灯心草、淡竹茹、橘叶、旋覆花、扁豆衣;
阳虚体质:灯心草、艾叶、五加叶、杜仲叶、防风叶;
血瘀体质:灯心草、红花、泽兰叶、益母草、伸筋草。
使用冬令药枕,可以防治头颈畏寒,头部冷痛、失眠等,有助于改善脑动脉硬化症、脑梗死、颈椎病、偏头痛及睡眠障碍等症状。
七种药膳扶阳驱寒
传统冬令食疗,其实就是依照“秋冬养阴”、“寒则热之”的原则,根据体质辨识、地域气候环境等特点,选择药食两用的食材,荤素搭配烹制而成美味佳肴,使良药可口入味又暖胃健身。例如:
当归羊肉汤:当归、羊肉、生姜、冬笋、香菜、红枣;
虫草老鸭煲:冬虫夏草、老鸭、山药、生姜、红枣;
田七栗子乌鸡煲:田七、板栗、乌鸡、生姜、黄酒;
黄芪炖乌龟:黄芪、乌龟、生姜、蒜头、黄酒;
芝麻核桃糯米糕:芝麻、核桃仁、黑米、糯米、桂花;
酒酿圆子蛋花羹:甜酒酿、小汤圆、橘皮末、鸡蛋、桂花;
芡实小米桂枣粥:芡实、小米、桂圆肉、红枣、陈皮。
上述药膳都适宜阳气偏虚、畏寒易感冒者,有助于温通气机,调养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增加御寒抗病能力。
五味食材制面膜
严寒冷风最易伤害裸露的面部皮肤,自己动手选择恰当的药食材,制作面膜进行皮肤护理,也可以起到滋润养颜、护卫面容、预防面部冻疮的效果。例如:
珍珠粉、鸡蛋清、蜂蜜、柠檬汁、玫瑰花汁五味适量调和,置密封罐冷藏备用(不超过1个月)。使用时小勺取出所需面膜,微波炉低火30秒即可湿敷在洗净的颜面和颈部,可循肌肤纹理走向作轻微的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坏,1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上护肤品。每周1次,如果以往有面部冻疮者,可每周2次。
据《中国中医药报》
松眼
闭目,先将两手搓热,轻敷于两目之上。深呼气三口,吐出浊气。吸气时心中默念“静”字,呼气时心中默念“松”字,同时意念想象眼部的肌肉逐渐放松。5分钟后,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两侧,睁开双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功,眼睛可有胀、热等感觉,这是肌肉松弛和气血允盈的表现。
调睛
吸气时,眼睛由观近物逐渐过渡到观最远的物体。呼气时,眼睛由观最远物逐渐地过渡到观近物。最远和最近物体的选择,可因练功者所处环境地点的不同而异。
摩眼
两目轻轻闭上,用两个大拇指轻柔地按摩攒竹、睛明、太阳、四白、风池等穴位,次序不限,每个穴位正反各8次,共16次。按时吸气,停时呼气,一按一停反复进行。
养目
闭日静养5分钟后收功。
注意事项
1、姿势不限,可坐可站,但要端正,全身放松。
2、目标的光线不可太弱或太强。
3、每节5分钟左右,鼻吸鼻呼,呼吸要均匀深长。
4、在观察近、远两个目标中设立几个过渡性目标,移视中要注意中间的过渡性目标。
据《生命时报》
健目功练出好眼睛
名医
故事
生活健身
科目:豆科。
别名:野刀板藤、葛豆、刀豆角、挟剑豆、大鞘豆。
药性:甘、温功效: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主治:呃逆、呕吐。肾虚腰痛。
刀豆的治病验方:
1、百日咳:刀豆10粒打碎,甘草5g,加冰糖水煎,去渣频服;或者刀豆子25g,水煎,加冰糖,每天服3回。
2、喘咳:刀豆炒干研粉,用红糖、生姜汤送服,每天3回。
3、肾虚腰疼:刀豆6至8粒,猪腰一个,盐适量。猪腰切块洗干净,剔除白色筋膜,以祛除异味,加刀豆,水适量的,煮汤。放盐调味,饮汤吃猪腰。
4、虚寒呃逆:刀豆15至30g,生姜3片,水煎去渣,加适量的红糖,每天两至三回分服。
5、胃寒呕吐:刀豆壳30g,水煎后加红糖,每天两回分服。
6、鼻炎:刀豆带壳,研为细粉,每回6g,以黄酒调服。
7、腰疼:刀豆荚、绵瓜茎各15g,烧存性,以温黄酒调服,此为一回服用量,每天需要服两回。
8、小儿小肠疝气:将刀豆研细,每回3g,以白糖、生姜汤送下,每天3回。
9、怀孕期腰疼:带壳刀豆30g,同猪腰子一个共同煮食。
10、头疼,肋间神经痛,跌打伤痛:大刀豆烧存性,研为细末,每回3g,每天两至三回,用温黄酒送服。
11、晚期消化道肿瘤:刀豆30g,煮食。每天1回。
12、肾癌:刀豆子30至60g,薏苡仁60g,赤小豆60g,黑豆60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
13、老年喘咳:刀豆子15g,水煎去渣后加冰糖,适量的饮服。
刀 豆
防衰益寿药膳
人人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在现代医学进步的时代,延缓衰老成为可望又可及的事情。通过饮食防止衰老,延年益寿,自古就有许多、可靠的食疗药膳方法。
芝麻山药糊
山药15克,黑芝麻120克,冰糖125克,粳米60克,牛奶适量。粳米淘净,浸泡一小时捞出滤干,山药切细,芝麻炒香;三料同置盘中,加清水、牛奶拌匀,磨碎后滤出细茸,倒入锅内,用文火煮沸,调入冰糖,不断搅拌成糊。每服两汤匙,每日2次。
此款药膳可益肾健脾,延年益寿。
枸杞酒
枸杞50克,白酒500克。将枸杞洗净,放入瓶中,注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每三天摇动一次,十五天后饮用;每服10~30毫升,或根据个人酒量酌饮,不宜过量,每日2次。
本膳补肝肾,适用于肝肾精亏证和早衰。
三耳羹
银耳、黑木耳、侧耳(均为干品)各10克,冰糖30克。将“三耳”泡发,洗净,去杂,放入碗中,加冰糖和适量水,上笼蒸一小时,熟透。可分次或1次食用。
本膳滋阴,补肾,润肺。
麦片粥
燕麦片100克,玉竹15克,蜂蜜适量。玉竹用冷水泡发,煮沸二十分钟后取汁,再用清水煮沸二十分钟取汁;合并两次药汁,加入麦片,用文火熬煮成稠粥,加蜂蜜食用。
本膳可以养阴润肺,预防动脉硬化。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