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报业精英齐聚衡阳,共讨转型之道~~~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业精英齐聚衡阳,共讨转型之道
报业如何从“红海拼杀”转向“蓝海扬帆”?
  ■本报记者  谢小青

  

  本报讯   27日上午,中国报业文化产业联盟电商分会成立大会暨报业转型衡阳闭门会议在南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界精英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报业如何在逆境中突围,如何从“红海拼杀”转向“蓝海扬帆”。

  报业集团是分报经营还是分行业经营?报业如何与资本市场对接?采编经营如何通过顶层设计,既分开又融合?如何通过“版面+活动”的方式提升纸媒广告?报业转型走向何方?本次会议围绕这五大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结合自己所在单位现状和转型情况直抒胸臆,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与会者认为,报业的“寒冬”已来,报业转型,迫在眉睫,关键要多元发展,“海陆空”全覆盖,这就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实行市场化运营,通过活动拉动发行和经营。分报经营还是分行业统一经营,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报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内容为王”始终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还有人发表看法,“现在是向资本市场进军的一个好时机,唯有在逆境中突围,才能实现报业转型升级。”

  有观点指出,虽然在抢夺时效性方面,新媒体占有绝对优势,但报纸在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提升报业的影响力也尤为重要。因此,报纸仍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新闻选题策划,加强深度报道,强化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发利用不同平台,网站、微信、APP要全覆盖。

  “市场的多元化,给党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党报的定位没有改变,仍然是党的‘喉舌’,宣传党的工作方向、任务、目标、路线、方针和政策依然是党报的重要职责。”因此,有观点认为,新形势下,报业转型是有必要的,但要量力而行,重点要放在提升影响力上,报道、经营两手都要抓,转型才能漂亮、成功。

  朱春阳:

  报业电商,快船出海的战略选择

  郎清平:

  内容为王守阵地,创新渠道敢为先

  朱春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奖终评委,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产业、政府公共传播、区域文化产业政策等,2015年获得“中国传媒经济学科杰出贡献奖”。

  郎清平:新媒体指数平台的创始人,新莓会、蓝莓会理事会员,千龙网新媒介学院智库专家,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主要从事网络舆情分析、新媒体研究、数据挖掘等,其身影出现在教育部新媒体峰会、人民日报移动互联网发展论坛、腾讯互联网+中国行峰会等国内多个重要峰会。

  ■本报记者  罗文鹏 

  

  根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发布的《中国报纸广告市场2014年度报告》显示,自2012年报纸广告由增长转为下降后,降幅逐年扩大,2014年降幅急剧由上一年的8.1%扩大到18.3%,随着报业广告恶化的形势日益加剧,3年来报纸广告累计下降了29.6%。

  在报业发行市场方面,全国报纸零售发行量也呈现下滑趋势。根据世纪华文对全国70个城市的报纸零售终端(包括报刊亭、报摊、便利店、超市、书店等)的持续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和2013年相比下滑了30.5%。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的报业传媒已然进入“寒冬”。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5年开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拉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十年,互联网广告呈现出快速增长,并开始抢占报业广告的蛋糕。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5672万人;手机旅行预订用户增长达到194.6%,是增长最快的移动商务类应用;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和69.2%。这一系列数据意味着传统报业的危机将越来越严重。

  如何度过寒冬,在危机中重新找到生机?“转型发展”和“抱团取暖”成为中国报业的关键词。2014年10月19日,中国报商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中国报商联盟成立;10月20日,中国报业文化产业联盟在唐山成立。

  11月27日—29日,中国报业文化产业联盟电商分会成立大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报业界的同仁和专家会聚雁城,共同探讨报业与“互联网+”的新发展。值此机会,本社记者对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春阳,请他畅谈报业转型与发展的新思路。 

  记者:您怎么定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

  郎清平:我倾向于将新媒体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从媒体形态上看,即继传统媒体(纸媒、电台、电视台)之后出现的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

  记者:目前,新媒体发展的总体态势如何?

  郎清平:微博活跃用户量稳定增长;微信已成为媒体移动化、服务化、商业化转型的重要战地,整体热度回归理性;媒体客户端尚待发力,各类App使用时长逐年增长,生活助手、金融理财类App使用频率增长;新闻客户端的媒体江湖: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各显神通。

  记者:您曾经说“双微已成为媒体竞争的主战场”,怎么理解这句话?

  郎清平:从传播内容上看,微博、微信不再是传统舆论场的一个补充,信息越来越具有首发性、独创性。从传播时效性来看,媒体报道更加侧重官方微博和旗下公众号,不仅把核心内容在微博、微信首发,还发表大量动态信息,时效性超过传统版面。从传播效果来看,微博、微信不再是简单的社交工具,而是成为媒体竞争的主战场、意见领袖发声的主平台和网民获取信息的主渠道。

  ■本报记者  邓润青

  

  27日上午,中国报业文化产业联盟电商分会成立大会在南岳举行一项重要议程——报业转型衡阳闭门会议。而此刻,应邀出席此次大会的郎清平正在上海开会。

  下午3时,他又从上海乘坐高铁直奔衡阳。

  在郎清平的行程间隙,记者与他开启了一次特别的对话:在互联网上完成一场关于“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问答。

  双微已成媒体竞争的主战场

  驱走心魔,传统媒体才会有未来

  坚持内容为王,抢占传播渠道

  记者:有人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狼来了”?新媒体真的是对传统媒体构成威胁的那匹狼吗?

  朱春阳:新媒体为何会出现呢?就是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了。其实,真正的狼不是新媒体,而是存在于传统媒体内心的傲慢,这种傲慢源于传统媒体官方身份和原来的地方性垄断身份。传统媒体面对社会发展趋势新变动的无动于衷才导致了今天的衰落与边缘化。如何形成能够对市场变动快速反应的机制,这才是传统媒体需要向新媒体学习的地方,赶走心魔,传统媒体才会有未来。

  记者:传统报业该如何转型?该如何发展新媒体?业界有你认为比较成功的范例吗?

  朱春阳:传统媒体转型首先解决的是事业、产业分类管理的问题,目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严重束缚了报社创新冲动,大家总感觉政府不会抛弃报纸,心存这一侥幸心理是阻碍报社创新的头号敌人,国有企业遇到的问题在传媒业,尤其是地方性报业被放大了。如果不能分类管理,让事业成为独立的事业,让企业成为独立的企业,即便成立新媒体公司,这要和被国际化规则武装到牙齿的新媒体上市公司竞争也是不可能有胜算的。从目前来看,比较成功的范例还没有。

  记者:纸的发明,淘汰了竹简。随着科技的发展,报纸这种主流传播载体是否必定要让位于更先进的声、光、屏等高效节能载体?

  郎清平:纵观从古至今媒介的发展:文字、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没有一个旧的媒介因为新出现的媒介冲击就消亡了的。媒体的变革,使媒介形式更加多样和丰富,对媒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新型媒体的出现,不但没有取代过去旧的媒介形态,反而更为多样化,扩大了媒体的产业规模。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供应者的独家优势: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原创、权威、深度、稳定。新媒体在短期内难以造就,无法轻易取代传统媒体的位置。

  记者:受众真正喜欢的是手机、iPad等“屏”,还是喜欢这些载体所带来的快捷、丰富的内容和体验?

  郎清平:受众始终关注的是传播内容。融合发展就是为了使内容适应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更好地加以生产和传播。

  记者:对于纸媒而言,怎么处理好“抢占渠道”和“做精内容”的关系?

  郎清平:调整发展模式,使纸媒生产模式深度联动读者,并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重建与读者的互动渠道,增强纸媒对读者的黏性。一方面提供优质内容,使新闻产品成为留住读者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稳定渠道的基础;另一方面提升服务,多渠道拓展发行业务,以“跳出发行干发行”的思路,将读者变成服务对象,进而变成消费者,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内容为王守阵地,创新渠道敢为先。

  “互联网+”对报业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记者:什么叫做报业的“互联网+”?

  朱春阳:“互联网+”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是网络出版优先与印刷出版优先的理念的转换。我通常考察是否实现了“互联网+”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是否实现了网络出版优先;另一个是人力资源是否实现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部门之比1:1,或者2:1。目前澎湃新闻与东方早报的员工人数比例是3:1。

  记者:报业电商是报业“互联网+”的方式之一,对此你有何建议?

  朱春阳:此次衡阳日报社等报业媒体借助报业电商联盟这艘快船出海的战略选择,值得称道。集纳数百家地方报社的资源汇流的平台超越任何报社所能胜任的战略目标,报业电商代表着报业商业战略的未来方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

  我对报业电商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快速构建全国性平台网络,注册平台公司(建议名字可以使用“报品汇”),以成为该领域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第一落点为目标。各家报社和平台的关系类似商户和淘宝的关系,报社可以使用版面和自身网络引流用户、市场推广,为该平台提供价值,并建议作为出资人,成为股东。

  其次,开放合作,引入新媒体公司入股报业电商平台,开发、维护平台;通过对加盟资质的严格把控,引入更丰富的品牌企业加盟。

  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创业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一定要坚持。

  记者:您对本社新媒体发展有何评价?

  郎清平:从目前来看,衡阳日报社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媒体矩阵,包括“两报”微信公众号、“掌上衡阳”新闻客户端、全搜索网站以及手机报等,形成了以内容为支撑、以用户为导向的信息共享平台。刺猬公社发布的新媒体指数显示,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官微公众号排名稳居全省前列。可以说,在新媒体发展上,衡阳日报社已经走在国内众多同行的前列。

  记者:地市报在新媒体融合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郎清平:目前,地市级报纸正在不断创新思路,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不过在媒体融合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如报网融合中的报纸新闻网站多属于“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传统体制,养成了靠政策输血的惰性。其次是贪大求全的全媒体。不少报纸以全媒体为发展目标,不顾报纸自身实力和客观条件,在互联网为支撑的新媒体竞争中到处“跑马圈地”,同质化竞争趋势明显。最后是盈利模式狭隘化。一方面,数字化报纸的付费阅读模式正在探索当中;另一方面,数字报纸的广告收入不容乐观。

  衡阳日报社新媒体发展居同行前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A08版:版面八
报业如何从“红海拼杀”转向“蓝海扬帆”?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报业如何从“红海拼杀”转向“蓝海扬帆”? 2015-11-28 2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