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里,为妻儿吟诗作对
生活里,为家人洗衣做饭
  本期“衡阳人家”走进曹中庆一家——

  持家心得

  男主人:曹中庆,71岁,从市群众艺术馆退休,《石鼓文化》主编、老年大学特聘全国优秀楹联教师、省楹联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省作协会员

  女主人:朱友珍,69岁,市中心医院针灸医师,现已退休

  共育一儿:儿子曹立峰,37岁,现已成家立业,目前在北京发展,系北京一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高级总裁助理。

  家庭档案

  1、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面对艰苦岁月,夫妻要同心同力、相濡以沫。

  2、 理解、支持、包容是经营婚姻的亘古真理。

  3、 对孩子要多关心,多关注,多引导,也要以身作则。

  一家三口的老照片

  为教育孩子,曹老做了两首教子诗

  岳屏公园的这棵大树下,曾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他们常会来此地游玩合影,保存爱情记忆。

  为教育孩子,曹老做了两首教子诗

  夫妻俩近照

  父子俩

  ■本报记者  李  娟

  

  曹中庆老人的工作属“阳春白雪”,要吟诗作对,写一手好文章;他在生活里则爱俗尘袅袅炊烟,乐于忙活家务洗衣做饭。

  这从新时代女性的评判角度来看,曹老就是“外能挣钱养家,内可下厨持家”的顶好男人。

  这样一位集生活能手与工作行家于一体的老人,他的家庭故事、持家心得足以聊上整整大半天。

  关键词:

  真诚、乐观、相濡以沫

  39年前7月的一个上午,在我市岳屏公园的一棵大树下,一对大龄青年相约在此会面。他们没有一见钟情,许下山盟海誓,男方只是坦露了自己过去在文革期间的遭遇,“摊牌”自己是个过着苦日子的“穷鬼”。女人从未想过一个相亲的男人居然会这般“抹黑”自己的第一印象,而她却看到了男人的这份真诚,二话没说就认定了这个只有一面之交的相亲对象。相处一年后,1977年顺利结婚,1978年生下孩子。

  这对男女就是曹中庆和妻子朱友珍。真诚,为曹中庆赢得了爱情、赢得了婚姻。

  结婚后不久的一个夜晚,曹中庆蹲在搓衣板前乐呵地唱道:“妻子爱我我爱妻,妻子看书我洗衣,妻子夸我劳动好,我爱妻子笑眯眯。”一首打油诗回荡在简陋的房屋里。

  曹中庆曾承诺妻子:“结婚后,大小家务多半由我包揽。”结婚后,他未曾食言,一诺终生。如今近40年婚姻岁月流过,他依然坚持每天早上做好早餐,再叫醒睡梦中的妻子,从未有过半句怨言,甚至还乐此不疲。

  真正的幸福并不需要丰厚的物质堆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就能决定家庭的喜乐。

  35年前的冬日寒风中,朱友珍穿着丈夫曹中庆刚刚给她赶制的新衣愉悦地出门上班了。她心满意足地将手插进大小适中的口袋,心中满溢幸福之感。

  由于家庭拮据,曹中庆揽下了一家人衣服的制作与缝补。在医院做护士的朱友珍从未嫌弃过丈夫为她缝上补丁的衣服。

  38年前,两人虽尚未结为夫妻,但朱友珍从见面第一天起就想好了要跟曹中庆过一辈子。那时,曹中庆刚刚平反,天天吃红锅菜,朱友珍默默将自己单位发放的十斤油全给了丈夫吃。

  在艰苦岁月里,他们相互心系对方,勤俭持家、相濡以沫。

  关键词:

  鼓励、支持、互帮互助

  39年前的春节,我市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节目会演活动。市中心医院的一个《白衣战士红心向党》的表演唱节目荣获二等奖。这个节目的编排者就是曹中庆。

  为了支持朱友珍的工作,曹中庆精心构思,数易其稿,写出了好文稿,并辅导排练节目。由于是自愿义务劳动,曹中庆当时连工作餐都没有吃上,朱友珍则自己掏餐票买米饭犒劳曹中庆。表演获奖后,朱友珍在医院有了光彩,有了名气。医院的同事都羡慕她有个“风度翩翩又多才多艺”的男朋友。

  30年前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曹中庆徜徉在上海的新华书店里,他在为贤妻朱友珍寻找有关按摩、针灸、刮痧方面的书籍。

  去新华书店淘书送给妻子,这是曹中庆每次出差外地的必做事项。他还会在每本书上写一首不同的勉励诗,敦促妻子学习医学知识。

  妻子朱友珍得益于爱人的勉励,再加上祖传的针灸“秘笈”,她在医院开创了针灸科室,实现了身份蜕变,从一个护士成为了一名专业医师,并发表了8篇专业性医学论文。

  对于学习,妻子朱友珍也常常敦促丈夫多看书、多撰稿。这几十年来,曹中庆笔耕不辍,曾为多家杂志社的特约作家以及撰稿人,也常常参加文学笔会。曹中庆还爱写字,爱做对联,妻子朱友珍时时让他坚持努力,这让他成为了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还曾在北京等地公开拍卖。

  鼓励、支持、互帮互助,他们的情感日久弥坚。

  关键词:

  关爱、教导、以身作则

  5年前一个炎炎夏日,曹中庆在房中来回快速踱步,他显然有些焦虑。原来,前一日,他听闻一旧友儿子因吸毒毁了前程。这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孩子。

  常常出差在外的儿子曹立峰令他牵挂!思索再三,他书写下一首《教子诗》来教导,诗曰:“黄赌毒黑切莫沾,孝忠仁义万年传,三曹红学开新页,五岳可铭功德言。”谆谆教诲表达了曹老爱子心切。

  收到父亲的《教子诗》,远在北京出差的曹立峰立即打来电话:“父亲,谢谢您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

  曹老用文学教导孩子,这教子诗已不是首例。他曾为儿子定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座右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常常是曹老挂在嘴边的教子名句……

  “做好人、做好事、写好文章、写好字”这是曹老对儿子从小定下的“规矩”。 曹中庆笑称,他是儿子的第一任品德、文学和书法老师。

  有教导,也不乏关爱。孩子自幼起,曹中庆便接送他上下学,从小学到中学,从未间断过。

  有关爱,会教导,对于教育孩子,曹中庆还信奉“以身作则”。他家中有藏书1万册,生活里,他也从不赌钱打牌。

  在曹中庆的培养下,曹立峰曾出版书籍《立峰诗文选》。如今,他工作优秀,已是北京某公司高管,负责公司全国系统内业务督导。

  前些日子,曹中庆家被雁峰区向省推荐为“书香之家”,他说,这是一家人多年来“与书为伍”换来的认可。以后,他们一家也将一如既往走在满是书香的康庄大道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A08版:版面八
文学里,为妻儿吟诗作对 生活里,为家人洗衣做饭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文学里,为妻儿吟诗作对
生活里,为家人洗衣做饭
2015-11-28 2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