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辣评
易国祥
相亲会门庭若市,一墙之隔的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却格外冷清。这一幕出现在11月7日开幕的第二届湖北省妇女儿童服务业博览会上。相亲会上,除了不少代儿女贴资料的父母,一些参加招聘会的女大学生在投完简历后,也立马转场相亲会。(11月8日《楚天都市报》)
招聘与相亲冰火两重天,也许是“剩女”现象折射的一幅特写。与其说这是“干得好”与“嫁得好”的一场博弈,不如说女大学生们在急于“资本营运”。“干得好”与“嫁得好”,这是二个重大选项,“干得好”是生产经营,“嫁得好”是资本营运。虽然各自都不乏佐证的例子,但不难从道理上认同“干”优于“嫁”。如果有此类大数据,它一定支持这个结论。不过,这个大数据必须具有历史纵深度。
女大学生心系相亲,深层的原因,是在于她们有对第一份工作的慎重,也包含着女性在职场的不自信。而且“剩女”危机带给家长的压力传导,还给她们造成心理恐慌。嫁入豪门、攀附权贵而一步登天的诱惑,很容易滋生现实向往。还有马云的那句名言催生一种侥幸:万一找到了那个白马王子呢?冲着这个“万一”,她们往往不自觉地就对自己进行“资本营运”,甚至不惜“闪婚”和“毕婚”。
“就业”与“婚姻”关系,不是女大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却是一门重要的自修课。少一些空手套白狼的幻想,多一份小本慎做大买卖的清醒。“干得好”是战略,“嫁得好”又是必要的战术。但高颜值、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又极容易“高处不胜寒”,应相机“资本营运”方可化解。当然,“嫁”优于“干”的女生,未必都没有好运,只是你必须马上回到战略定位上来。惟如此,你的“资本营运”所得,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