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润 通讯员 陈杏婷)“再唱一首吧!”在蒸湘区张家山社区活动中心,72岁的刘奶奶拉着合唱团成员的手不放。这支被居民们“追着加演”的团队,既不是专业歌手,也不是网红乐队,而是一群热爱音乐的“00后”年轻人组成的“红雁合唱团”。他们用歌声温暖社区,在街坊邻居中圈了一大波“粉丝”。
“第一次在社区里唱《我的祖国》时,有位爷爷跟着轻声哼唱,眼里闪着泪光。”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合唱团成员杨沛龙回忆道。这支由40多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把《灯火里的中国》《不忘初心》等歌曲带进了社区广场、养老院,甚至菜市场旁的空地。他们的演出没有豪华舞台,却总能吸引居民驻足。社区居民李阿姨笑着说:“他们一来,整个巷子都热闹了!”
指导老师姚丹丹的手机里存着特殊“歌单”:在社区里点播率最高的是《我的祖国》,社区小朋友最爱《让我们荡起双桨》,而社区广场上,阿姨们总想听《好日子》。“我们就像音乐外卖员,群众点什么我们就送什么。”姚丹丹说。
除了演出,合唱团成员还“兼职”社区志愿者。每周四下午,社区活动室都会传出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他们在这里教小朋友唱儿歌、打节拍。放学后,孩子们常常拉着家长问:“‘红雁老师’什么时候再来?”空巢老人家里,他们一边帮忙打扫,一边陪老人聊天、唱老歌。80岁的王爷爷说:“这些孩子来了,家里一下子热闹了,比电视里的晚会还好看!”
张家山社区居委会主任易云燕展示了一沓手写感谢信,其中一封字迹稚嫩的铅笔信格外醒目:“谢谢哥哥姐姐教我唱歌,我长大也要穿红衣服唱歌。”落款是“二年级刘小胖”。
易云燕说,自从合唱团常来演出,邻里关系更融洽了,老人们笑容多了,孩子们也更爱唱歌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一种温暖的陪伴。”
如今,“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红雁合唱团”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个“顶流”社团已带动不少高校学生参与。不少社区主动邀请他们去演出。最近更有企业主动联系,想赞助他们把“移动音乐厅”开到乡村振兴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