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伍品 胡丁丁)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衡南县供销社组织各乡镇的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二次利用育秧大棚,在冬闲时节种植各类蔬菜,激活闲置大棚与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路。
走进谭子山镇元玲城乡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的育秧大棚,里面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工人们正在采摘辣椒,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大棚内拥有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用于集中培育早稻和一季稻秧苗,为机插、抛插提供优质秧苗。今年完成水稻育秧任务后,育秧大棚不像往年那样闲置,该公司把大棚里的土地整理成一畦畦菜地,种上了辣椒、上海青、甘蓝、红菜苔、包心菜等十余种蔬菜。公司负责人介绍,大棚的闲置时间可以种两轮蔬菜,每亩地除去人工和成本之外,大概可以增收九千元左右,带动周边的闲置劳动力30多人就业。
近年来,衡南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依托“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采取 “育秧+菜”轮种方式,形成“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过去的“专职”育秧大棚到现在的“身兼数职”,不仅提高了农业设施和土地的利用率,还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让育秧大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