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陈曙霞 谭连海
“前面就是双峰县的合源村。”衡阳县委宣传部驻木山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凌建斌手指前方“烟竹冲”牌坊及“双衡农庄”介绍。日前,记者来到衡阳、双峰交界处的衡阳县曲兰镇木山村,感受两地“贸易往来”的新气象、新活力。
木山村与合源村分属衡阳县曲兰镇、双峰县石牛乡,尽管山水相连,但因地处偏僻,加之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过去双方交往不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近些年来,两地经贸互动增加,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共同体”。
据介绍,合源村的烟竹冲有380亩土地“深入”木山村,呈“犬牙交错”式土地分布格局,不便双方机械化耕作,经两地镇村协调,遂达成土地置换协议,互利互惠。这些年,两地已形成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和谐氛围。不仅双方合作处理矛盾纠纷、开展综治民调、部署森林防火,还互相支持对方发展。如今,每逢木山村赶集日,双峰人就“乌泱泱”过来赶集;轮到对面乔亭、石牛的集日,木山人也会蜂拥而至。
今年6月,衡阳县委宣传部工作队入驻木山村后,第一件事就是与村干部走村串户,听取群众对发展产业的想法。经调研,发现玉竹种植简单、投入少、收益较高,而且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适宜玉竹生长,又靠近邵东中药材市场,销路不愁。因此,村里便决定扩大种植面积,流转农户100余亩山地,统一购置种子化肥,聘请农户进行除草、施肥管护,并邀请衡阳县职业中专的技术老师现场指导,确保稳产丰收。凌建斌算了一笔账:种玉竹3年可采,1亩地3年后毛收入1.6万元左右,村里100余亩地预计可收入160万元,能给村集体增收30万元。
走进木山村的就业帮扶车间,缝纫机声“嗒嗒”作响,30余名工人正娴熟地踩着缝纫机,有条不紊地缝边、压线……据介绍,工人中有几个来自双峰县,产品也经由双峰销售至各地。像这样的就业帮扶车间,木山村就有3家,有效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就业。凌建斌表示:“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发挥中间桥梁作用,引导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把车间设在家门口,促进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