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曹莉娜)“以省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将‘互联网+机构编制’落到实处,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编办’。”11月28日,常宁市委编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常宁市编办聚焦数据大共享,做到台账管理“云端化”、机构简历信息化。建立完善全市机构基本信息和历史沿革电子台账;实时更新实名制管理数据和全市各类编制总量、机关事业单位核定编制及在编、非在编人数电子台账;做到干部名片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共用。
同时,聚焦数据信息化,把档案变成“活宝典”。持续规范开展各类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建立便于检索的信息化电子目录实现电子检索和档案数据化;对立卷归档的所有非涉密件扫描备份,推进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机构编制纸质档案与电子数据互补、信息查询线上与线下联动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立足数据便利化,让业务办理“少跑腿”。依托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通过规范办理流程、强化服务、数据共享,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审批业务“不见面”办理;通过网上申办、减少申报材料、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等措施,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部门少跑腿”目标,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