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通讯员 魏忠生 雷冬阳 李贤国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以前财评要送纸质资料,跟进不及时还可能丢失,一两个月也出不了财评报告。现在直接在系统上传资料扫描件或电子版,系统及时安排审核、审批,建设单位能随时登录系统查看进度,半个月左右就会完成评审。”日前,常宁市洋泉水库管理局工作人员拿到项目财评报告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自2021年11月“清廉机关”建设启动以来,常宁市财政局以清廉服务、提高效率、节约资金为重点,推动数字化、程序化建设,引进建立财评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评审,工作科学性、实效性不断增强。预算送审5569万元的泉峰车站老旧小区改造等5个项目,从资料入窗到审核完成仅用时11天。
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理念,该市财政部门科学、合理、务实抓评审。省道S222线黄桥村至北二环路段工程大修项目评审中,财评人员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专家意见,及时采纳建设单位提出的改变传统施工工艺,采用新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的方案,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工期,节约财政资金40余万元。该市还创新审计监督方式,携手审计部门对1000万元以下的结算项目联合评审,通过信息共享与监管配合,强化工程项目结算评审,方便了项目单位,节省了评审时间,提升了评审质量,节约了大量财政投资。今年来,该市208个预算财评项目共核减财政投资15419.87万元,充分发挥了财政投资“守门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