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郭华 周艳梅
青枝绿叶,油茶飘香。近日,记者走进常宁市西岭镇的大三湘油茶基地,只见油茶树长势喜人,村民正在对油茶树进行日常管护,满山浓绿而晶莹润泽。
在西岭,一句顺口溜深入人心——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油茶在当地群众心中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西岭多山地,发展油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过去粗放式管理导致林内杂灌丛生、病虫危害明显,产量一直不高,许多零散种植户甚至荒了林子外出务工。
把人心重新聚到油茶上,“稳产丰产”是关键。
近年来,西岭镇以国家级龙头企业——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为引领,联合常宁农耕、平安村生态农业等公司及合作社,新造高产油茶林和改造低产油茶林;同时,全面推广标准化栽培和精细化管理,引进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平均亩产较以前增长逾10倍。
目前,全镇油茶种植面积6.8万亩,有“大三湘”“殷理基”等20余家油茶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场,从业人员达3.67万人,油茶产业链年产值达10.9亿元。近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西岭镇榜上有名。
茶油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但过去古法榨油杂质不少。为解决该问题,西岭镇积极引进具有现代生产工艺的油茶加工企业。
湖南殷理基油脂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在当地设立2条精深加工生产线,每年有超10万吨茶籽在此华丽“变身”,成为精品茶油。
“我们的生产线具备脱酸、脱水、脱色、脱臭和去塑化剂等功能,能确保茶油品质和口感双提升。”在公司的精炼车间里,负责人李进介绍,精炼后的茶油赢得市场“喝彩”,远销澳门、香港等地,价格也从原来的每公斤60元提升至160元。
油茶林的“油水”越来越足,西岭镇又把眼光瞄准“林下”。
在平安村的油茶林里,生活着一群活泼好动的“茶山飞鸡”。它们终日在林中追逐打闹,极擅于跳跃和短距离飞行,因而肉质紧实细腻、瘦而不柴,尽管身价不菲,却很受市场的欢迎。去年仅通过电商和直播带货,该村就售出了10万余羽,村集体收入因此增加了200多万元、可支配纯收入增加20万元。
顽皮的“茶山飞鸡”扑腾出一条致富路,只是西岭镇拉长油茶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该镇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下,当地农户或在林下套种油牡丹、尾参等经济作物,三年后预计亩均增收5000元左右;或在林中散养“茶山飞鸡”,每百亩可带动村民年增收近5万元。
围绕建设“农业立镇、油茶强镇、特色兴镇、旅游活镇”的奋斗目标,该镇还积极发展油茶观光旅游,先后打造了平安油茶小镇、“五门”牡丹花园、六图特色古民居和石山“六园”产业旅游观光区等热门景点,逐渐形成了以平安油茶小镇为中心,连片带动五门牡丹、菩提洞天、溪源溶洞、五冲瀑布、牛迹登高、六图古居、梅埠垂钓等景点为主线的优质旅游路线,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2500万元。
微风拂来,茶叶迎风舞动。如今的西岭,正在特色产业强镇之路上越走越稳,用多领域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续写着的“油茶小镇”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