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邓江虹)如何做好单位清查底册整理、清查表填报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连日来,市经普办组织百余名业务骨干培训“练兵”,并现场考核对清查软件的实操能力,做到人人“过关”。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时序进度和节点要求,我市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已全面进入“实战”状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2023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内容,纳入了对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的绩效考核。早在3月份,市政府就对五经普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部署,之后又成立了高规格的普查领导小组。截至7月中旬,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均已完成普查机构组建,同时完成了第一批5352名“两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选聘,各级普查经费落实到位,普查物资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在雁峰区白沙街道组织开展的市级经济普查综合试点也已取得成效。
据悉,我市上一次开展大规模的经济普查还是在2018年,全面摸清了全市二、三产业44万多个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分析研判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统计支撑。市经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五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2年全市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市市场主体呈现“量质齐升”的特点,到2022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了53万户、排名全省第2。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家底”,对全面了解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围绕经济普查的各个环节,市经普办、市统计局正认真开展统计专项治理、基本单位名录库清理、投入产出调查、单位清查准备、开展普查小区划分等统计业务培训。全市2785个普查区、4702个普查小区、76546个建筑物划分和标绘已全部完成,是全省第二个全面完成此项工作的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