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王慧
个人档案:赵景,女,蒸湘区雨母山镇2021届选调生、一级科员,现任雨母山镇人大联络员、组织干事、妇联副主席、七里山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曾获蒸湘区优秀人大工作者、蒸湘区优秀共青团干部、衡阳市最美妇联人、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履职感言:以满腔热情,做一个充满阳光的新时代人大工作者。
“现在,我们镇选出的25个区人大代表每人都有一个二维码,大家通过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随时在网上向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5月25日,记者走进蒸湘区雨母山镇政府,看到一个年轻女孩正在向群众耐心介绍“码上找代表”平台功能。
为更好打通代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在雨母山镇等12个乡镇街道先行先试,探索开展了“码上找代表”工作。而这个女孩,就是首批试点乡镇——雨母山镇的人大联络员赵景。
1999年出生的赵景,之所以选择来到雨母山镇,源于她在大学期间的一段难忘经历。赵景因曾患先天性疾病,导致步态异常。但她不甘命运摆布,勇于挑战,牵头成立了常州大学“青媒筑梦”团队。《蜡染的故事》《叶叶笙歌》《阡陌夏集》《隆林行动》……四年来,团队先后采访记录了全国各地100多位乡村振兴工作者扶贫、富民的故事,而这一个个乡村工作者的鲜活事迹,又弘扬了乡村工作者精神,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如今,大学毕业后的赵景毅然来到基层乡镇,从采访者变成了一名受访者,这个身残志坚的阳光女孩,用初心坚守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绽放芳华。
作为一个人大工作者,赵景心系国家命运,身体力行加入乡村振兴工作,平时只要一有空,就会到农户家走访,跟他们聊聊家常。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进度,身材娇小的她就坚持骑电动车入户,穿梭在盘山路间,风雨无阻。
“贺阿姨,小孙子最近怎么样啦?去复查了吗?”家住雨母山镇七里村的村民贺诗菊,一看到赵景过来就连忙起身出来迎接,并激动地握起了她的手。据了解,贺诗菊是村里的脱贫户,其孙子在1岁时被查出脑内有囊肿。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赵景立即帮忙向民政局申请了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现在已经进行了两次手术。“贺阿姨,我们要有一颗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赵景详细询问了贺诗菊孙子的病情,临走前不断鼓励她树立信心,照顾好孩子,争取早日康复,有什么困难就及时与他们沟通。
作为一名从外省上岸的选调生,衡阳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在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赵景说是给新中小学建造了一个新的升旗台。据该校校长介绍,学校以前的升旗台很简陋,这被当时来这上安全教育课的赵景留意到了。身为党员,赵景明白,让学生从小就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是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才的前提,于是她便开始积极向外拉取赞助,希望能在“六一”儿童节前给孩子们建一个新的升旗台。但后期由于多种原因,赞助情况并不理想,眼看着儿童节快要到了,赵景心急如焚,最后自掏腰包两万元兑现了承诺。
“学会作诗,也要耕耘自己的一小片田野”,这是她的个性签名。赵景告诉记者,乡镇工作人员压力大、基层事物繁琐复杂,闲暇时间她喜欢看音乐剧,同时还热爱编剧,她参与创作的文艺影视作品屡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青春为笔,汗水为墨。赵景步履蹒跚却步伐坚定,身材娇小却彷佛有无穷能量,她用一个个实际行动,把新时代青年人不断奋进的篇章书写在衡阳农村的山山水水,这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