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狭窄的过道、斑驳的墙壁、昏暗的诊疗室……这是20多年前白地市镇中心卫生院的面貌。然而,历经多年变迁,特别是近五年来,该院脱胎换骨,新建了住院楼,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培养了年轻的人才队伍……如今的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已然变身为小型全科医院,院内宽敞明亮、设备齐全,人才梯队合理,造福了全镇5万余群众。2016年,该院被当时的国家卫计委授予“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
[ 家庭医生送上门 ]
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坐落在白地市镇,位于祁东县中西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担负着祁东县近一半人口的医疗健康卫生工作。在发展的道路上,该院也曾面临着诸多困难:医疗环境复杂、医疗设备缺失、人员流失极大。曾有一段时间,当地居民患病后第一选择总是辗转坐车到县级医院就诊。
面对发展中的阵痛,医院坚持优化服务,尤其是近年来,该院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成立由医疗、护理、医技、公卫人员等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小组,包村包片,在乡村医生的配合下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家庭医生主动上门服务,通过门诊、住院、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居民进行持续动态的健康管理。此外,医院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知晓率、感受度。
目前,该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万余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积极拓展慢病监测范围,动态管理了1200余位糖尿病患者、3700余位高血压患者、5500余位老年患者,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全镇3200多名0—6岁儿童均建卡建证。
医院建立了各类重点人群服务微信群,利用电话、微信视频(语音)等方式,开展无接触健康随访和访视服务,做好对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和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按规定频次规范完成对公卫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随访。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诊、服药指导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高重点人群规范管理率。
[ 留住人才保健康 ]
高水平的医护人才队伍是“吸引”患者的关键。医院通过“送出去、老带新”的办法,加强对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70岁的唐明生是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1998年,他在衡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肾结石、前列腺结石的手术治疗,此后,便将该项技术带回了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让当地老百姓无需前往市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治疗。多年来,唐明生已经为数千位结石患者解除了病痛。
内科主任严臻是“70后”,中西结合科主任何银花是“80”后。新冠疫情发生后,这对年轻夫妻携手抗击疫情,不知道共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接到去隔离点的支援任务时,严臻身先士卒,面对风险他选择勇敢逆行。妻子何银花坚守临床一线,为当地老百姓送去了预防新冠的中药。如今,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何银花又前往衡阳市中医医院进修学习。
31岁的刘滔是医院发热门诊主任,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于2015年7月参加工作,主治医师。近三年来,刘滔总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面对每个发热患者,他总能做到细致入微,细心询问患者接触史,给患者测体温,登记患者详细信息并带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完成核酸采样送检,耐心地做好病情解析,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安慰。
在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像唐明生、严臻、刘韬这样扎根白地市镇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该院目前职工总人数299人、卫生技术人员256人,其中副高6人、中级56人,病床156张,年门诊人次5万余人,住院患者4200余人。医院设有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骨伤科、中医科、五官科、皮肤泌尿科、精神科、医技及药剂等10大科室,配备有CT机、B超机、心电图、彩色多普脑电地形图、高清晰度彩色电子胃镜、膀胱镜、先进的血球计数仪、血凝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先进的病理切片机、现代化微生物培养箱等大、中型检查、治疗检验设备。医院能常规开展开颅探查、甲状腺、胃、子宫、肝、胆、脾、肾等脏器的高难手术,青光眼白内障摘除术,并能有效地抢救心、肺、肾功能衰竭和脑梗塞、脑溢血、肝昏迷以及其他危重病症。
[ 当好健康守门人 ]
近年来,该院以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运行机制,改进服务流程和服务态度,真正让全镇5万余群众充分享受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该院严格按照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迎难而上,以决战姿态和果断措施,全体医务人员勠力同心,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一批敢打敢拼的职工脱颖而出,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战前往疫情防控一线,为白地市镇筑牢了最安全的抗疫防线。
院感工作是医院的重点工作,医务人员防护、消毒工作、患者管理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慎之又慎,医院全体人员科学防控,加强院内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每一个科室都加强了消毒频率,每一位职工既是执行人也是监督者,发现有防控细节不到位的,找办法找对策。这一刻,困难让他们的心贴得更紧。
医院改造启用祁东县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并统筹做好隔离点管理及24小时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医院院长李友琳、党总支书记石安华选派了21名医护人员进驻隔离点。面对疫情防控复杂多变,他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把对党忠诚的信念变成担当负责的勇气和行动,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面前,勇敢地向前迈进。
从隔离点入住人员日常健康管理、疾病救治、环境消杀,到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配送、日常外围安保、医疗垃圾的处理等,医院服务保障工作繁杂。被口罩勒出的醒目压痕、被手套里汗水泡皱发白的手指、被雾气凝霜的睫毛……一幕幕感人画面的背后,隔离点医务人员为了让广大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默默坚守,负重前行。
没有人生来勇敢,但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该院全体人员用坚守和汗水书写了基层卫生院的感人故事,守护了白地市镇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