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尹朝辉 伍品)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近日,记者走进衡南县茶市镇僚塘村果园,只见大片葱葱郁郁的砂糖橘树映入眼帘。“去年是第一年挂果,品质和产量都不错。”衡南县勤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定适说。
这片果树占地238亩,2019年种下后,合作社采用精细化管理,聘请了不少当地村民帮忙:“常年聘请当地的脱贫户和留守老人15人,有时候打药保果,环割、抹芽的时候还要增加人手,每年发放工资六七十万元。”周定适介绍。虽然第一年挂果因干旱影响了产量,但是他并不气馁:“估计今年亩产果1万斤左右,只要做好肥水、松土、除草,一定能夺得丰收。”
在宝盖镇幸福村有机茶场,一垄垄精修打理的茶树抽芽吐绿,茶香弥漫,沁人心脾。工人们头戴草帽,腰挎茶篓,三三两两娴熟地采摘春茶。“现在公司长期有40多人做事,每人100块钱1天,采茶最高峰有500多人做事。”衡阳市宝盖绿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小红介绍,公司新建了2100平方米的加工厂并完善了产业链,目前年产茶40多吨,产值达1100余万元。“以后扩大种植面积到5000亩左右,预计年产值可达三至四千万元。”
近年来,衡南县大力推进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廊道生态经果林补贴项目,利用荒山发展砂糖橘、脐橙、茶叶等经果林。项目坐落在茶市、宝盖、三塘、花桥等10个乡镇(街道)43个项目区,首批已完成26个品种生态经果林建设,总面积369.12公顷。“这些项目实施后,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荒山披上绿装,为农业生产建立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该县农业农村局项目负责人朱燕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