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钱辉)随着气温逐步回升,田间地头春意盎然,广大群众抢抓农时备战春耕,翻地、施肥、浇水、育苗。在常宁市洋泉镇巷坪村,到处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巷坪村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农业产业突出绿色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引导农民开辟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延长产业链,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眼前的这300多亩地处于山麓,地形崎岖、土壤贫瘠,之前只有少部分村民种花生、黄豆和脐橙,其它的撂荒,长满了杂草。”村支部书记邓成青介绍。去年,该村实施土地资源整合,打造优质油葵基地。油葵花开时,游客络绎不绝,带动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及村民务工,实现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今年开春后,村两委组织人员和机械,对基地进行改造,铺设了道路、修建了水渠,待油葵花开,这里又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巷坪村虽离洋泉水库近在咫尺,但在山麓下的田却缺水。由于土质的原因田里不存水,不适合种水稻。该村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小改大、坡改梯、短改长的要求,把“巴掌田”“鸡窝地”等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土地,改造成能种蔬菜瓜果的高标准基地。在巷坪村乡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蘑菇基地里,村民们正在采摘平菇,不时传出阵阵丰收的欢声笑语。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菌棒上长满了像一把把小伞的平菇,长势十分喜人。去年,该村通过“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行动,将在外地有着丰富蘑菇种植经验的能人“请”了回来,以村集体合作社入股的形式,和他们一起种起了蘑菇……如今,一幅崭新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蓝图正在徐徐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