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良
初中有篇课文叫《曹刿论战》,该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文章记叙了曹刿层层深入地启发鲁庄公以及他亲自指挥作战并大获全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民本思想。文章叙事简约,内容丰富,堪称经典。但文中有几句话让人感到疑惑不解。
曹刿是周文王的后代,鲁国大夫。春秋时期的大夫,地位低于丞相,高于谋士,主管迎宾、祭祀、外交及公共事务等,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按照他的地位,他完全有资格面见鲁庄公。可问题来了。“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直译出来就是:他的乡邻说,打仗的事自有当官的去谋划,你又何必去参与呢。这里有两个问题让人不解。首先是“乡人”,曹刿身为鲁国大夫,理应住在大都市,又何来“乡人”一说?其次,曹刿身为大夫,理所当然的属于“肉食者”之列,其“乡人”为什么又把他与“肉食者”对立起来?这显然是矛盾的。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作品当然免不了虚构的成分,可《左传》是公认的史书,绝非文学作品,而且曹刿确有其人,而且是有名的军事家。该文选入了初中教材,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就此提出质疑,老师又该如何作答呢?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学生从来没有质疑过,否则我一定会哑口无言。但庆幸归庆幸,我还是为我的学生感到有些遗憾,因为他们缺乏质疑精神,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质疑,何来创新?现在一些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原因就在这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些教师老习惯于灌输式教学,学生提出质疑时要么不予理睬,“顾左右而言他”,要么以各种理由敷衍过去,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再质疑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但愿我们的老师在讲授知识时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写作本文并非要解答《曹刿论战》中的疑问,只想为师生质疑提供一个范例。我想我们的师生敢于质疑,敢于思考,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