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谭明星 康廉泽)“把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把检察建议监督事项转化为代表建议,有助于发现同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破解检察监督线索发现难、代表建议落实难等问题,增强了检察监督刚性。”2月21日,在衡南县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暨‘两议衔接’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该院负责人对“两议衔接”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2年2月21日,衡南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的办法》。“两议衔接”机制运行以来,该院和县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联工委多次讨论移送线索事宜,全年累计移送代表建议13条,该院经研判后立案,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20份,所涉公益问题全部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办理非营利性学校专项监督案后,将发现的审计真空问题向县人大报告,将检察公益诉讼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真正做到了双向互联互通。
此外,还有两件案件影响很大:一是怀邵衡铁路衡南段2015年修建时使用了咸塘镇高桥村的农用地,完工后没有复垦,造成农业生产资源浪费,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该院于2022年3月对县自然资源局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6月送达诉前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行复垦监管职责。该局立即督促业主单位制定复垦方案并监督实施,7月底完成复垦。
另一件是督促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出入口标志标线案。2022年3月,该院就云集、向阳桥、车江3街道和三塘镇的道路旁边学校出入口标志标线不全,向县交通运输局、县交警大队和属地政府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所涉37所中小学幼儿园出入口的标志标线于5月中旬整改完毕。2022年两会期间,胡红花等人大代表关注到其他乡镇类似问题,提出代表建议。县人大监司委、联工委于5月25日交办该院。该院随后扩大调查范围至另外19个乡镇,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份,涉及16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最终于去年10月6日全部整改完毕,切实做到了让更多的民生问题通过检察公益诉讼监督“变现”。该院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热心人士关注公益保护问题,提供公益受侵害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