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通讯员 胡鑫 见习记者 邓定蓉) 乐声悠扬,翰墨飘香。新年伊始,记者走进揭牌不久的衡南县洪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区、书画艺术体验区、党建工作展示区、特色产业展览区及愿景展示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该实践所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运用音频音效,以沉浸式观展体验,生动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4万多洪山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洪山镇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建设1个镇级文明实践所,实现18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全覆盖。构建“1+10+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现有志愿服务队20余支,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总人数达到3000多人。通过整合党小组、农家书屋、幸福屋场等活动阵地,依托“衡阳群众+屋场恳谈”载体,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和文明劝导实践活动,切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的宣传主阵地。
按照“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标准,各文明实践站终端健全公示“菜单”、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多方“评单”“五单”机制,通过“精准滴灌”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目前,洪山镇累计注册志愿者10256名,约占全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累计成立志愿者队伍30余支,累计开展志愿活动852场,志愿时长3000余小时,文明新风激荡山乡。
下一步,洪山镇将打造更多让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小微服务阵地,以多种形式开展“讲、评、帮、乐、庆”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文明创建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