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吹腔戏“唱”团圆

  梳头、插头面,油彩涂脸,假发贴鬓角,青墨画眉,彩衣上身……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的戏台上,伴着竹笛、唢呐的乐点,王玉坤扮的老旦迈着碎步走上台来。一亮嗓,就激起了台下父老乡亲的掌声和“叫好”声。

  王玉坤是白马湖镇马堤吹腔剧团的团长。马堤吹腔,因马堤村紧靠运河,吹腔戏演出活动频繁和人才聚集而得名,是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也是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每逢过年,农村看戏的人最多。今年自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十,马堤吹腔剧团每天在村里都有演出,剧团的36位团员将相继登台。

  “齐齐整整,团团圆圆,这个年过得真高兴!”王玉坤说,可在此之前,吹腔戏已经停演两年,剧团也“支离破碎”。

  从王玉坤记事起,每逢年末岁初,村里就自发组织剧团搭台唱戏,周边10里路内的村民都会赶来凑热闹,有时观众能达上千人。如今都已40多岁的王玉坤、丁善平、侯仁江是“发小”,十一二岁起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戏。

  “长大后我一直留在村里种粮、种菜,22岁当了剧团团长,他俩携家带口外出做家纺生意,工作越来越忙,回来次数越发少了。”王玉坤说。

  春节前,10年未聚的“发小”回乡探亲,村民“馋戏”催促,王玉坤等三人又找出了封存两年的戏服,挨家挨户地招呼团员“忙活”开来,打算在腊月二十七白马湖的“黄河大集”上先演两场“暖暖戏”,也让久不登台的人开开嗓。

  近几年,王玉坤在村里的事业小有所成,利用闲暇时间,他还把先辈流传下来的戏目和后期创作的新戏都记录下来,并结集成册,又给积攒的演出视频配上了字幕。这一回,王玉坤想劝“发小”留下来:“我的蔬菜大棚管理模式已经成熟,种粮有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粮食丰产又丰收,你们考不考虑回乡发展?”

  “咱村在外地做家纺行业的不少,镇上有意让我们回来发展,我肯定全力支持。”“我一直盼着呢,回来守着父母,心里多踏实。”丁善平、侯仁江纷纷表态。

  戏台下,不少多年未见的村民或站或坐,有的人怀里还抱着第一次回村的孩子。锣鼓声、戏曲声、欢笑声与不远处大运河的水声一起升腾。

  “你看台上那俩后生演得多好。”马堤村党支部书记侯庆全站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看着台上台下的乡亲,满眼笑意:“今年95%以上的村民都回来过年了,咱这吹腔戏断不了,日子也会一年比一年更团圆、更热闹!”

  (新华社济南1月30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
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 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目前我国没有监测到其他优势病毒株
非遗吹腔戏“唱”团圆
艺术是根植于大地、又离地一尺的飞翔
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关于蒋春生不动产转移及注销抵押登记的公告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衡阳监管分局公告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马运潮同志逝世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非遗吹腔戏“唱”团圆 2023-01-31 2 2023年01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