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朱雯娟) “感谢你们日夜守护,治好了我爸爸的‘白肺’,他现在状态很好,准备出院了。”1月16日,患者何爷爷的女儿给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送来锦旗,感谢该团队的精心救治。
2022年12月26日,69岁的何爷爷因身体不适被家人送往医院。刚住院时,何爷爷的情况比较糟糕,咳嗽咳痰、胸闷气急、氧饱和度低于80%、CT显示双肺感染,何爷爷既往有肝硬化、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加上曾有胆囊、阑尾切除病史,使得病情急转直下。当天,经胸部CT提示明确患者两肺病变(白肺)以后,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志桃立即联合多学科专家会诊,并将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全力配合支持。重症医学科医生团队果断为老人插管,并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此后数日,黄志桃带领医护团队坚持每日为老人进行俯卧位通气、激素、静丙等治疗,为预防老人感染并发症,同时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护肝、护胃、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伙伴们,手头的事情忙完就来一下,咱们给病人趴一趴”。无论再忙,医生护士听到黄志桃的呼叫都会马上过来配合。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做俯卧位通气治疗是一个精细的体力活,治疗时要保证将患者从仰卧位,180度翻转为俯卧位,翻转过程中需要5—6名医务人员配合,同时不能影响患者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经过医护团队严密监测和精心治疗,何爷爷肺部情况慢慢好转,自主呼吸试验进行得越来越顺利。1月8日,何爷爷已经可以自主呼吸,并拔除气管插管。重症医学科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患者改为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鼓励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关节肌肉和早期下床活动。 1月12日,何爷爷已经能够自主端坐呼吸不费力,并且能在护士的搀扶下下地行走。
经过二十多天精心治疗,何爷爷病情好转,终于可以康复出院了。何爷爷由衷地感谢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让他脱离“白肺”的心理恐惧和病痛困扰,回归到正常生活。
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志桃表示,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采取“应趴尽趴”原则,改善患者氧合的同时引流气道内分泌物,目前俯卧位通气治疗在科内广泛使用。
面对疫情下严峻的医疗环境,该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在经历了全员感染新冠的情况下,轻伤不下火线,平均1—2天内返岗,坚守在重症救治一线,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