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收压岁钱……春节是中国人记忆最深且最隆重的节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年期间的风俗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今年春节回到老家衡阳县,在大小事中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或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又或是家乡蓬勃发展的缩影。
乡村道路拓宽
车辆行驶畅通无阻
村级道路是交通“毛细血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过年回到老家大波村,看见村道正在进行整修、拓宽,变得更加宽敞、安全。原来村内是单行道,随着近年来购车者越来越多,一遇对面来车,需倒退数十米才能交会而过,给村民出行造成十分不便。如今,扩宽硬化后的道路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面貌,更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让村民们居住更加舒心,出行更加便利。
“村道终于拓宽改直了,以后我们出行不用再‘心慌慌’了。”村里老人高兴地对我说。一条条宽大的村间道路,贯穿于各自然村之间,见证了大波村的“前世今生”。
基础设施改善
幸福感大幅提升
以前回到老家,一到夜晚,全部是黑漆漆的一片,基本不会有人选择晚上出门。要是碰上赶集日,村民们都只能摸黑上路,十分不便。今年过年回家,发现村里装上了路灯,粗略数了下大约有五六十盏,每天18时开,21时30分关闭。
一盏盏造型美观、实用节能的路灯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村道旁,照亮了村道,更照亮了群众的生活,还给村庄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新气息。“以前村里没有路灯,大家夜间出行很不方便,要拿着个手电筒照明。现在村里安装了路灯,村民晚饭后到邻居家串门和出来散散步等都方便多了。”外公高兴地说。
娱乐方式多样化
“麻友”变“歌友”
大年三十,全家去了趟KTV,二伯母用心打扮了一番,拿出手机开始录制短视频,踩着欢快的音乐节拍,唱得十分起劲。
“以前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因为输钱有时邻里间还弄得不愉快。现在大家爱上了唱歌,关系融洽了很多。”二伯母说,现如今,村里过年不再是“哗啦哗啦”的麻将声,而是欢乐喜庆的音乐和村民们的欢歌笑语。
大鱼大肉淡出餐桌
清淡饮食不浪费
过年走亲访友,当然避免不了吃饭。与以往不同的是,家家户户招待客人不再是大鱼大肉,而是清淡且更健康的绿色食材。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日里鱼虾牛羊肉等从来没断过,其实多吃蔬菜挺好的,有助于消化。”回老家过年的堂妹说。悄然变化的餐桌,其背后是农村人饮食变得科学合理,开始注重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