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许珂 通讯员 刘湘平
[古树名木档案]
紫藤是豆科植物,也叫藤萝、朱藤,原产于中国,它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在华北、长江流域以及广东都有分布。紫藤是花木中少见的高大藤木,叶形美丽,花串垂长,风姿与众不同,显得十分雅观。紫藤不仅可做绿化观赏植物,其花还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止泻等功效。紫藤皮则有杀虫、止痛、祛风通络等作用,也可食用。
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王船山故居旁这株古紫藤,树龄约800年,属一级保护古树名木。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在衡阳县曲兰镇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右后侧200米的一处山坡上,有一株古紫藤,是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少年时亲手移植于此。
王船山晚年回乡隐居时,常与古藤相伴,感叹这株古藤形似蛟龙,称其为“藤龙”。初夏时节,紫藤紫花,星星点点,灿如烟霞,芳香扑鼻。船山先生总爱来此休憩,留下了“池水清波绿、初树浅含烟”的诗句。
如今,古藤树虽历经百年,仍生生不息,岁岁着花,是我国目前所发现年龄最大的古藤,地径0.51米,于离地1.8 米处向南北分叉,南北枝条各长10 余米,蜿蜒盘曲于7株百年以上的古木上,细枝纷繁,翠叶浓密。
当地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株紫藤树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海龙王下凡在人间微服私访时走累了,便在一座名叫石船山的山下小憩,解带宽衣,凉爽身体。然而,在离开时,龙王却忘记带走缠在身上的金腰带,于是将这条腰带化为一株龙形紫藤,长势旺盛,历久不衰。
据林业工作人员介绍,十几年前,这株古藤曾遭受白蚁侵蚀,整个树根几乎被蛀食一空。幸亏当地及时发现,并请来白蚁防治专家进行抢救,古藤才重获新生。后来,为更好地保护它,相关部门还在古藤周边砌建了透水护坡进行加固。如今,古藤生机盎然,自成一景,被游客誉为草堂“奇观”。